华声在线10月17日讯(通讯员徐鲁湘肖扬琳)10月17日上午,2025第四届全国茯苓大会暨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应用大会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开幕。本次大会以“‘茯’聚靖州标准引‘苓’”为主题,由中国菌物学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大会期间,将开展2025第四届全国茯苓大会学术交流会、2025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应用大会学术交流会、“院士专家怀化行走进靖州”等活动。 全国茯苓产业领域、中医药ISO国际标准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大咖、优秀企业家,将围绕茯苓全产业链发展、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应用,深入交流、畅所欲言,共享机遇、携手合作。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杨视频致辞。他表示,期待本次大会汇聚各方智慧,将茯苓从传统药材升级为标准化、功能化、国际化的健康产品,为中医药创造性转化聚新动能,为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看靖州。《茯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已于2025年10月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李丁作现场推介。他表示,这项由靖州茯苓专业协会牵头、联合23家单位共同申报研制的国家标准,系统规范了茯苓菌种生产的各个环节,标志着我国茯苓菌种生产正式迈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ISO/TC249/SCI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桑珍表示,怀化已成立“中医药ISO标准推广中心”,下一步如能依托“中心”建立“湘药认证体系”,对达标产品授予专属标识,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会极大提升湖南在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助推“湘九味”中药材品牌建设。 “本次大会既是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行动,也是省科协深化‘一体两翼’格局、以高端智力助推特色产业升级的创新实践。”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马文胜说,希望各位专家多为湖南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传经送宝;希望各位嘉宾继续关心支持怀化和靖州,为怀化中医药产业和靖州茯苓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郭良栋为茯苓菌种选育繁殖研发专家实验室授牌,并宣布《中国靖州茯苓》出版发行。“这是一部茯苓的‘百科全书’,也是一份产业发展的‘靖州方案’,更是一张区域公共品牌的‘文化名片’。”郭良栋介绍,《中国靖州茯苓》由中国菌物学会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编撰,记录了靖州茯苓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靖州在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茯苓这一传统产业中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所做的努力。 据悉,靖州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蓊郁葱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茯苓、钩藤、黄精、玉竹等道地中药材2000余种,是“中国茯苓之乡”。靖州拥有省级技术创新载体9个,建成省级研发中心1个,获得专利2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省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年销茯苓菌种4600万包,占全国80%以上;鲜、干茯苓年交易量分别达10万吨、6.2万吨,占全国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形成了“十方九苓,七出靖州”的市场格局。 靖州将以承办此次大会为契机,以标准引领、科技领航,创新为本、开拓为基,欢迎全国专家学者、企业家、各地政府部门携起手来,共举中医药标准大旗,共谋开放创新大计,共襄产业发展盛宴! 责编:夏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