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能双响炮!588Ah储能电池刷新行业极限,80GWh新基地剑指全球锂电高地 ...

来自: 金属要闻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九月宜昌,秋意渐浓却挡不住新能源产业的炽热浪潮。短短两天内,楚能新能源以两场震撼行业的重磅动作,——9月25日,新一代588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惊艳发布,以技术突破重塑能量极限;9月26日,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盛大开工,以产能布局剑指全球锂电产业高地。从尖端技术到规模制造,楚能以 “两天双里程碑” 的硬核实力,不仅展现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创新速度与制造魄力,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的 “楚能力量”。

技术破壁:588Ah电池定义储能新标杆

在全球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当下,“更高容量、更优成本、极致安全” 成为行业追逐的核心目标。而楚能新能源此次发布的 588Ah 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正是精准切中这一需求痛点的 “破局之作”。回溯楚能的产品迭代之路,从 280Ah 到 306Ah、314Ah,再到此前的 472Ah,每一次参数的跃升都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588Ah电池的横空出世,更是将储能电池的性能天花板抬升至全新高度。

这款凝聚楚能多年技术沉淀的新品,在核心参数上实现了 “全维度领先”单颗电池能量突破卷绕工艺极限,达到 588Ah 的惊人容量;质量能量密度190Wh/kg、体积能量密度 419Wh/L,意味着在相同空间和重量下,能存储更多电能,大幅提升储能电站的空间利用率与能量存储效率;96.5% 的能量效率,则进一步降低了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损耗,为客户创造更高的全生命周期收益。这些参数背后,是楚能在材料体系、结构工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持续深耕 —— 从正极材料的精准配比到负极结构的稳定优化,从电解液的创新研发到生产工艺的智能化升级,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为 588Ah 电池的卓越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588Ah电池在 “高容量” 之外,更实现了 “高可靠、高安全、长寿命” 的三重保障,彻底打破了 “高容量必然牺牲安全性” 的行业误区。在可靠性上,该电池平移了已量产的 472Ah 电池的成熟材料体系与制造工艺,核心性能已通过严格的前置验证,既有效控制了新品风险,又能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为客户提供 “品质稳定、交付及时” 的双重安心。在安全性上,楚能构建了从 “事前预防” 到 “事中控制” 再到 “事后防护” 的全栈安全体系:结构材料的创新设计大幅降低内短路及析锂风险,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独创的定向泄压通道设计,可实现高温气流毫秒级定向泄压,即便发生极端情况,也能避免风险扩散,为电站运营筑起 “铜墙铁壁”。在寿命上,通过正极多级粒径调控、负极稳定骨架设计、电解液自修复技术三大核心技术,588Ah 电池实现了超 12000 次的循环寿命,即便长期充放电,仍能保持优异的容量保持率,以超长寿命保障客户的长期投资回报。

伴随588Ah电池一同亮相的,还有楚能打造的 “智慧集成解决方案”,让尖端技术真正落地多元应用场景。其中,588-CTP2.0储能PACK解决方案凭借极简无模组设计,将物料种类及数量减少20%,单体 PACK 质量能量密度达17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285Wh/L,再次刷新全球PACK性能纪录;1000℃耐热隔离层设计,将安全防护从电池级延伸至系统级,彻底阻断热蔓延风险;行业首创的 “吸护双法” 工艺,更是将生产效率提升35%,为规模化交付提供强大支撑。而 “百变金刚” 系统平台则以 “高度灵活、快速部署” 的特点成为适配多元场景的解决方案— 标准10尺柜容量3.13MWh、20尺柜容量6.26MWh,可像积木一样根据发电侧、电网侧、大型工商业等不同场景的需求,灵活组合扩展。应用这一平台,百兆瓦级场站占地面积可减少20%、预制舱数量减少27%、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真正实现了 “量体裁衣” 式的高效能源解决方案。

产能加码:80GWh新基地构筑千亿产业集群

如果说588Ah电池的发布彰显了楚能的 “技术高度”,那么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的开工,则展现了楚能的 “制造广度”与“产业雄心”。9月26日,在宜昌市夷陵区,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这不仅是楚能千亿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更是宜昌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产业基地的 “加速器”。

作为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的二期工程,此次开工的80GWh项目规划研发生产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Pack模组等核心产品。从规模来看,这一项目堪称 “重量级”:达产后预计新增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将达220亿元,不仅能为当地带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更将吸引大量新能源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宜昌,形成 “人才 + 产业”的良性循环。而从产业协同来看,该项目将与楚能宜昌一期项目形成高效联动 ——2023年8月28日,宜昌楚能一期项目实现 “一年内开工、建成、投产” 的行业奇迹,65GWh产能全面释放,5000个就业岗位惠及民生。如今二期项目的开工,意味着楚能在宜昌的产能布局将迈向 “145GWh 时代”,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楚能与宜昌的 “双向奔赴”,早已结下深厚渊源。三年前,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怀着 “反哺家乡” 的赤子之心,选择在宜昌投资建设锂电池产业园;三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及夷陵区政府以 “保姆式” 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用 “板房精神” 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的闯劲,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创造了令人惊叹的 “宜昌速度”。在开工仪式上,

代德明动情地表示:“从一期项目的‘宜昌速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效率与诚意。80GWh项目不仅是楚能的战略布局,更是我们助力宜昌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的承诺。” 他承诺,楚能将以 “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高效率” 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封顶、明年 “9・26” 投产,早日实现 “将宜昌建设成为全国最大锂电池产业基地” 的目标。

夷陵区区委书记肖鹏飞也在致辞中强调,将继续以 “心系大局、勇担使命” 的责任感,紧盯项目建设节点,以决战姿态全力冲刺,为项目保驾护航。事实上,楚能宜昌锂电池产业园的总规划用地近 5000 亩,是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随着二期项目的推进,未来这里将形成一个技术领先、品质卓越、产业协同、产值超千亿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不仅能带动上下游材料、设备、物流等产业的发展,更将成为宜昌乃至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提质增效的 “核心引擎”。

赋能未来:楚能以中国智造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站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楚能的这两场重磅动作,有着更深远的行业意义。根据行业预测,到2035 年,全球储能装机量有望提升至2TWh / 年,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机遇背后,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产能不足、成本高企等挑战。而楚能的588Ah电池与80GWh新基地,正是针对这些挑战给出的 “中国答案”。

从技术层面看,588Ah电池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楚能的核心竞争力,更将推动整个储能行业的技术升级 —— 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寿命、更优的成本,将加速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从产业层面看,80GWh新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助力中国从 “新能源大国” 向 “新能源强国” 迈进。楚能总裁黄锋曾表示:“楚能的目标,不仅是做一家优秀的新能源企业,更是要以技术创新和规模制造,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如今,楚能正以 “技术 + 产能” 的双轮驱动,践行着这一承诺。从宜昌出发,楚能的产品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从储能电池到动力电池,从单体产品到系统集成,楚能正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新能源生态体系。

未来,随着 588Ah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和80GWh基地的建成投产,楚能必将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 “中国智造” 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九月的宜昌,两场盛会落幕,但楚能的征程才刚刚开启。在新能源产业的浪潮中,楚能用技术突破定义未来,用规模制造支撑梦想,用责任担当赋能全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新能源企业,必将在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 的宏伟目标中,书写更多 “楚能奇迹”,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楚能力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