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一周年,基民收益如何?近2000份问卷揭秘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实施以来,A股市场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其中,上证指数表现尤为亮眼,两度站上3800点整数关口,并于近期刷新十年新高,A股市场升温明显。

截至2025年9月20日,全市场共有40只基金年内净值翻倍,887只基金年内净值涨超50%,超12000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在这波上涨行情里,手握基金的基民们表现如何?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联合蚂蚁基金发起了《2025基金投资者偏好与信心调研》,基民们用1980份有效问卷给出了答案。

先看收益:近一年超92%主动权益基民正收益

近一年,主动权益基金一路回升,调研结果显示,超92%的主动权益基民获得了正收益。而把时间拉长看,自投资基金以来,有16.2%的基民靠权益基金赚了30%以上,41%的人收益落在10%—30%区间。

就像有人2023年拿着科技主题基金,扛过短期波动后,今年跟着半导体、AI算力板块一路走高,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从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分布来看,今年高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行业配置,高度集中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及需求增长明确的领域,特别是科技制造板块成为最大赢家,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产业链等板块年内涨幅显著。

资金流向最能反映市场偏好,在这轮行情里,“主动权益资产”成了基民的“主阵地”。72.6%的投资者同时持有主动权益基金,而自投资以来,八成基民已经做到了回本甚至是赚钱。这一点在蚂蚁基金平台的数据也得以体现,除去余额宝收益,有2.15亿基民累计实现盈利,超八成权益基民今年内盈利。

此外,在调研中,有超六成的投资者认为“偏股+偏债配置更稳”,可以看出大家配置主动权益基金的意识有所提升,懂得通过分散的方式来熨平收益波动。

整体而言,持仓结构的调整轨迹,既映射出市场对权益资产的长期看好,也体现出投资者在波动环境中“精准布局优质赛道+灵活管理风险”的双重考量。

更理性了:超八成基民逢低补仓、定投或调仓

从“买完就放着不管”到“跟着市场动态调整”,基民的投资行为正从“被动持有”转向“主动管理”。最新调研显示,近一年中,超八成基民选择了逢低补仓、定投或转换赛道等主动操作,应对市场风格切换时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风险控制意识也较以往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这种转变体现在三个关键策略:

其一,“逢低补仓+定投”构筑双保险,低位布局成共识。面对市场波动,基民没有盲目追涨杀跌,而是以更理性的姿态把握布局窗口。在近一年时间中,35.3%的基民选择“逢低补仓”,主动把握阶段性调整中的入场机会;41.7%的基民坚持了“定投”策略,通过长期的分批投入来平滑市场波动。这两大主流策略的结合,本质上是基民在波动环境中探索出的“低位积累筹码+时间平滑成本”的收益增长路径。

其二,“动态调仓+ 及时止盈/止损”,灵活应对成常态。在结构性市场下,31.1%的基民展现出对热点的敏锐感知,主动“转换赛道”(如从消费领域转向科技赛道),通过调整持仓结构把握行业轮动机遇;同时,21%的基民建立明确的止损/止盈纪律,以规则化操作控制风险、锁定收益。这种“追涨而不盲动,避险而不迟疑”的操作模式,反映出基民正从“赌方向”转向“做配置”的思维升级。

其三,“躺平”投资者占比骤降,动态优化成习惯。根据调研结果,仅有12.9%的投资者选择“持仓未做调整”,这一数据侧面印证,多数基民已告别“买入即遗忘”的旧模式,形成“根据市场变化动态优化持仓”的新习惯。从“不动”到“动起来”,背后是投资者对“市场动态性”的重新认知——只有主动适应变化,才能在复杂市场中提高胜率。

调研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策略优化的成效:在选择逢低补仓、定投或转换赛道等主动操作的投资者中,近一年收益超5%的占比超过九成。这组数据不仅印证了“主动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更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当基民从“被动持有”转向“主动应对”,从“情绪驱动”转向“理性决策”,最终收获的不仅是更好的投资回报,更是对市场规律更深刻的掌控力。这种转变,正推动着中国基金投资生态向更成熟、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更有信心了:超六成基民乐观“看好后市”

近一年来,A股主要指数震荡上行,权益基金净值逐步修复,基民的投资情绪也持续升温。最新调研数据里,最直观的信号是:超六成(66.2%)基民对未来1-2年A股走势持乐观态度,其中28.8%明确表示“非常乐观”,37.4%认为“较为乐观”;仅3.8%和2.5%的基民分别选择“较为悲观”和“不看好”,乐观情绪占多数。

这份信心的回升并非偶然。调研中,“政策利好”是基民提及的高频关键词。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实施,从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到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如推动分红回购常态化),再到降低交易成本,政策“真金白银”的注入为市场注入强劲“强心剂”,更推动市场生态加速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

多位公募基金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制度性变革让基民看到了权益投资长期赚钱的确定性——市场逐步成为能通过企业成长、价值创造获得回报的投资场,自然激发了基民的参与热情。

从收益预期看,基民的投资目标也正从“激进求高”转向“稳健求稳”:51%的基民将目标锁定“3%-10%稳健增值”,20.7%选择“10%-20%的平衡增长”。这一转变背后,是随着主动管理型基金超额收益空间收窄,基民更倾向通过均衡配置(如股债平衡、行业轮动)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性配置理念正成为主流共识。

短期来看,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与信心修复已形成正向循环:自去年“924行情”以来,在政策驱动与经济预期修复的双重作用下,市场逐步回暖,基民信心正随市场回暖同步修复,而这份信心又将反哺市场活力,推动权益投资生态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

校对:彭其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降费!余额宝,官宣!发布时间:2025-09-23
下一篇:
A500ETF“周岁战报”:头部效应增强,指数生态新格局逐步明晰 ...发布时间:2025-09-23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