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概念集体走强!钴资源,大消息!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在全球钴库存临近见底的情况下,持续了7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将于10月15日结束,配额制度将成为新规则。作为全球钴资源核心供应国,刚果(金)的政策变动势必影响钴资源的供需再平衡。

9月22日,A股钴资源概念股普遍走高,9月23日盘初继续走强。业内人士判断,配额制度的推出符合预期,但未来两年的配额规模并不足以满足下游需求,钴资源供应趋紧。

目前,我国企业正加速开拓海外钴资源开发、钴资源回收等多元化供给渠道,以应对全球钴产业链重构的挑战。

配额制正式推出

9月21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宣布,该国自10月15日起结束自今年2月22日以来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并于10月16日改为实行出口配额制度,直至另行通知。

刚果(金)是全球第一大钴资源大国。民生证券研究院统计,2024年刚果(金)钴矿储量600万吨,全球占比55%,位列其后的澳大利亚、印尼钴矿储量全球占比分别为15%和6%。而落实到钴资源产量,刚果(金)在2024年产出22万吨,全球范围内占比达76%。

中国是钴资源的主要进口国,目前我国精炼钴产量在全球精炼钴市场占比达八成左右。

现货市场,Mysteel价格行情显示,22日电解钴、硫酸钴、钴粉、氯化钴等相关产品报价均有所上涨,其中电解钴价格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750元/吨,涨幅近1%。

“报高没成交,报低怕吃亏。”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钴分析师白琼表示,“现货市场原料库存不多,整体看涨为主,由于配额政策存在较多分配细节未明确,9月22日企业普遍暂停报价,观望为主,部分企业试探报价,该情况还会持续数日。”

这一趋势基本与前期一致,在政策窗口临近、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大部分业者已经暂停报盘,且价格预期持续上移。钴盐下游询盘依旧活跃,部分厂商仍存在零星补库需求,贸易商也有投机性囤货现象。部分冶炼厂暂停报盘,等待政策落地后调价,下游上一波集中采买后,场内低价货源稀缺。

行业对配额制度的推出早有预期。近期,接受记者采访的矿端、冶炼端企业高管均判断,本轮禁令到期后,刚果(金)大概率将配合过渡期推出配额制。此前,市场也有“出口禁令至少再延期两个月”的流言传出,但没人预期会恢复钴资源自由出口。

“如果真的放开的话,钴价就没法看了,刚果(金)方面的这些动作都白做了。”有冶炼厂方面人士向记者表示。

库存已经见底

作为铜的伴生品,钴产量此前在铜价上涨的推动下持续走高,进而导致供过于求、价格走低。2024年MB钴(标准级)价格同比下跌25.48%至11.26美元/磅,至禁令出台前的2月底这一价格进一步跌至9.95美元/磅,创五年新低。

“钴出口须与全球实际需求动态校准。”刚果(金)方面在2月出台出口禁令时曾明确表达这一目标。在6月宣布将出口禁令继续延长三个月时,刚果(金)称其决定原因是“市场上钴库存依然充足”。

回顾7个月的出口禁令实施期,产业链表面看起来运作平稳。最直接的价格方面,Wind数据显示,MB钴(标准级)价格由今年2月底9.95美元/磅的最低点反弹,至今累计涨幅超过63%,但是几乎都是首轮禁令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完成。

产业链下游,也没有任何大型冶炼厂停产,反而有产品出货大幅增长。统计显示,8月份四氧化三钴开工率53%,同比增长26%;作为对应厦钨新能上半年钴酸锂销量同比增长56.64%。这种增长是结构性的,中信期货分析师表示,冶炼生产企业调整了产品结构,以满足锂电池需求为主,上半年国内钴资源更多用于生产氯化钴和硫酸钴,金属钴产量下滑。

有矿企肯定的告诉记者:“在长达半年的出口禁令生效期里,确确实实一斤钴也没有离开刚果(金),如出口禁令再不放开,市场库存或已不足支撑产业链在今年内的正常运作。”

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洛阳钼业在刚果(金)运营两座世界级矿山TFM和KFM。上半年,洛阳钼业钴生产量达6.1万吨,同比增长了13%,但是库存量同比较上年年末激增35.09%,达到5.7万吨。洛阳钼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铜、钴作为伴生矿产,前者正常增产,钴也必须等比例增产,新增产品在当地积存。

全球钴原料流通受限后,下游各环节的正常运作都意味着战略库存的消耗,矿企、贸易商搬空了刚果(金)海外的港口码头,大型冶炼厂逐渐清空了原料备货周期超三四个月的仓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真的按照流言将出口禁令延期到年底的话,一些头部矿企也将出现断供的情况,连锁效应也势必会向下游逐步延伸。

寻多元供给势在必行

终止出口禁令、推出的配额制度的动作虽然整体符合预期,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其配额规模较预期偏低。在库存见底的背景下,行业内今年应对钴资源平衡和重构的挑战,或许将在禁令解除后才刚刚开始。

根据刚果(金)方面披露,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在刚果(金)的矿企将被允许出口逾1.8万吨钴,2026年和2027年每年最高出口量为9.66万吨,配额将根据企业历史出口量比例分配。

刚果(金)方面称,新的配额制度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为未来数年的市场再平衡完成最后的调整”,该政策的明确目标是将全球钴库存削减至“约相当于一个月需求量”的水平。作为对比,过往大型冶炼企业的常备原料库存普遍在三四个月以上。“以后推算竞争对手的资源储备变得简单了,大家都没有。”有冶炼企业高管苦笑道。

“短期来看,出口禁令放开后发运最快的企业仍需2个月时间才能到港,到货时间基本要到12月底以后。”白琼告诉记者,“即便不考虑运输周期长,10月首批发货也仅3600吨左右,全部发往中国也只能满足国内一个月钴中间品消费的1/3。”

白琼判断,今年11月至12月资源供应将极为紧张,四季度的主要补给还是要看国内散货以及海外马来西亚等地的库存,甚至会有个别电钴重溶的现象。

而长期来看,白琼判断,未来刚果(金)向全球提供的9.66万吨配额也是不足以匹配供应的——只考虑中国终端企业消费的情况下,每年也需要消费约10万吨钴金属量的原料,同时海外还有2万吨至3万吨的消费。

近年来,中国企业正在努力开拓新的钴资源供给渠道。

印尼钴资源的开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今年上半年,格林美(002340)的印尼镍资源项目(含参股产能)实现自产钴金属3667吨,同比增长125%。格林美董秘潘骅告诉记者,“公司2017年就到印尼投资发展,不懈坚持的长期主义在近2年开花结果,今年有效对冲钴禁运,满足了全球钴产品的核心供应,捍卫在黑天鹅事件背景下的公司市场信誉。”

近年来,青山控股集团、华友钴业、宁德时代等企业均已参与印尼钴资源相关项目。有受访矿企表示,虽然当下印尼板块的出货量和刚果(金)不是一个量级,但是情况可能在2026年开始出现变化。而据钴协会此前预计,至2030年印尼钴产量将占全球的16%。

随着钴价的提升、动力电池回收潮的临近,资源回收行业也正变得更具商业性。在去年格林美钴资源回收量已经超过了1万吨,达到全球第一水平。潘骅判断,随着2026年、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量达到高峰,钴作为三元锂电池中回收效益最高的金属元素之一,其二次资源自给将会进一步提升,可以有效缓解钴资源的供应压力。

“我国作为新能源材料的生产大国,包括钴、镍在内的战略资源以产品的形式出口海外,如果我们不仅能实现产品走出去,也能实现废品收回来,并实现高效、安全再利用,无疑将强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风险。”潘骅呼吁。据悉,目前格林美已经在韩国、印尼设立动力电池回收工厂,旨在为全球动力锂电池回收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校对:陶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131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发布时间:2025-09-23
下一篇:
605255,15连板!这一板块,集体异动拉升!发布时间:2025-09-23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