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多家快递企业下发涨价通知,启动价格调整。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自国家邮政局7月召开会议反对“内卷式”竞争以来,停止“价格战”成为行业共识,多地快递单票价格逐步回升,多家A股快递公司8月单票收入实现了环比上涨。与此同时,头部快递企业纷纷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车等科技手段推动降本增效,快递业竞争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业内人士称,随着四季度电商大促来临,快递行业有望借助旺季进一步完成价格修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多地上调快递单票价格 9月19日,“三通一达”(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以及极兔速递五家公司的上海公司发布告客户书,称于9月22日零时起,对上海区域所有用户的快递收件价格进行上调。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快递单票价格出现回暖迹象。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就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式”竞争,强化农村地区领取快件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整治,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浙江义乌的快递公司率先启动涨价,随后快递大省广东省跟进,江苏省、福建省等地也相继下发调价通知。 多地密集调价的背后,是快递行业“量增价跌”的现实困境。今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等A股快递公司的快递单票收入呈下滑趋势,其中顺丰控股作为国内市场单票价格最高的快递企业,今年上半年单票价格降幅尤为明显。 受价格竞争影响,除单票价格下降外,部分快递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也在下滑。今年上半年,申通快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0亿元,同比下降59.61%;韵达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3亿元,同比下降49.89%。 “各家快递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既要量,又要收入,还要适当利润,很难。”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副主任张虎林在个人公众号表示,2025年将是快递行业价格战的拐点,上半年延续震荡态势,下半年逐步止跌回升。 事实上,“以价换量”模式已经开始瓦解。从A股快递公司近日发布的8月经营数据来看,多家公司的快递服务单票收入较7月有所增长。具体来看,今年8月,申通快递单票收入为2.06元,同比增长3%,较7月增长0.09元;圆通速递单票收入为2.15元,较7月增长0.07元;韵达股份单票收入为1.92元,较7月增长0.01元。 在中通快递财报电话会上,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今年开年直至7月,快递价格持续下行,“确实价格和成本脱钩比较厉害”。自8月5日起,快递行业价格有所调整,价格理性回归,向良性方向发展,对公司整体利润有正向影响。 “价格的回升将有助于稳定网络、提升末端业务员收入,并最终推动行业走向价值竞争,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韵达股份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有序竞争 “我们相信,整个行业会理性地看待价格问题,价格战只会伤害整个行业,我们对行业的稳定充满信心。”赖梅松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快递行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一定要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用服务品质赢得市场。 赖梅松称,中通快递将深化人工智能工具在全业务环节的应用,持续为客户网点、中心及一线业务员降本增效。在中心层面,中通快递建立模型,实现远程管理与自动预警调控;在末端规划上,中通快递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基站选址、方案制订、直送线路规划等场景,赋能提升智能化规划能力;在客服方面,中通快递将智能客服嵌入商家售后渠道,每天自动处理超过200万售后工单,覆盖90%以上商家售后需求,降低网点客服成本。 韵达股份则依托大数据系统,实现智能路由规划与动态调度,通过拉直线路、优化车型与提升双边装载率,有效降低单票运输成本。 “内涵式增长是必然趋势。”9月19日,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在2025年全国网络大会上表示,行业已告别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粗放阶段,“申通快递不会非理性地追求市场份额的激进增长。未来将通过无人驾驶、可视昆仑2.0、移动管理工具等一系列创新,持续强化末端服务能力,帮助网点降本增效,推动其由‘传统管理’向‘服务经营’转型。” 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无人车、无人机有望逐步成为快递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快递行业在速度上分秒必争,在成本上厘毫必算,成本控制是生命线。”浙江省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王跃平在德赛西威低速无人车品牌发布会上表示,“未来3至5年,随着科技创新,无人车将与快递员、无人机等形成协同网络,改变物流模式。” 据悉,中通快递无人车及自动驾驶项目已进入商业化测试阶段,无人车在部分网点实现专业化运用,实现降本增效。目前,中通快递在约700个网点投入超2000台无人车,覆盖约200个城市。韵达股份也表示,公司构建了“1+N+AI”的多层次科技战略,加速推进自动化分拣设备和无人机、无人车、无人驿站等智能终端的落地应用,并积极推动智慧转运枢纽建设。 韵达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反内卷”的推进,预计将有更多的区域达成价格调整的共识。对于下半年的价格走势,公司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非理性的、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预计将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下半年“九九大促”“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旺季的到来,行业单票价格有望进一步修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1 小时前
3 小时前
3 小时前
5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