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云南大理,看洱海“涅槃重生”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云南省大理州下末村的傍晚,前来打卡的中外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这里是面向洱海的绝佳取景地,洱海生态廊道旁,香茅清芬,咖香浓郁,游客在水天一色、渔灯妆点的微霞中,纷纷留下自己的“人生照片”。9月21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大理洱海生态廊道。风微波漾,鸟语花香,采访团漫步林荫廊道,看洱海清澈蜕变,与居民游客热情互动,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洱海迎客,游人如织

“大理围绕洱海生长”是当地居民最骄傲的发言。市民张先生每个周末都会带着两个可爱的女儿来到洱海生态廊道,享受休闲时光。张先生说,“以前洱海边是一个个小村庄,虽然充满着原生态的美,但不为外人所知,洱海只是大理人的洱海。”直到建成生态廊道,这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洱海成了全国人民的洱海。再加上生态治理让洱海水质越来越好,海菜花重新在洱海里盛开,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

苍洱之间,每年吸引六千万游客奔赴大理。苍山、洱海构筑的不只是生态空间,更是一张浪漫的名片。杜杰的“心邸咖啡馆”就在洱海生态廊道旁,建筑设计通透,游客可随时领略湖光山色、打卡拍照。

杜杰是“90后”,土生土长的下末村人。廊道建成初期,下末村几乎没有游客,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我们村这么美为什么没有游客?”杜杰于是琢磨开一个咖啡馆。虽然创业初期,每天仅卖十多杯咖啡,但杜杰投资了洱海的未来。他在社交媒体平台每天直播数小时,不仅卖咖啡,也在“卖风景”。

图为:9月21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探访大理洱海生态廊道上的心邸咖啡馆,听创始人讲述创业故事。

近年来,生态廊道的火热带来不断攀升的客流量,美丽的环境也让洱海成为“诗与远方”。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休闲拍照打卡,品尝咖啡的同时,也品味大理的慢生活。如今的心邸咖啡,在旅游旺季每天能接待3000—5000名游客,日均营业额数万元,网络曝光量过亿。青石岸堤之上,游客旅拍忙;生态廊道周旁,民宿常满房。洱海绝佳的美景,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治理攻坚,初见成效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10年来,云南坚持全民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全面打响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攻坚战,推动水质、水环境、水生态逐步改善。

截污治污方面,洱海流域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574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4.9万个化粪池,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累计收集处理生活污水超4亿立方米;入湖水质改善方面,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实施入湖河流生态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在洱海流域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成立“洱海有机循环工程中心”,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洱海顺丰模式”,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约14万吨,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流域生态修复方面,对沿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7270人实施生态搬迁,腾退土地用于建设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物理隔离的绿色生态屏障。

图为:9月21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来到大理洱海生态廊道,一位外媒嘉宾拍照留念。

曾几度爆发蓝藻的洱海,如今漾漾清波。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海东面山绿化5.8万亩,建成湿地4万亩、各类库塘307座,湿地率达15.4%,湿地保护率达94.13%。洱海湖体内“草藻鱼泥”生态系统得以修复,近三年累计增殖放流鲢鱼、杞麓鲤等约1294吨,生态调控出湖银鱼、西太公鱼和4公斤以上鲢鳙鱼1.2万吨……“洱海清,大理兴。”经过对洱海的“抢救性保护”,“水质质检员”海菜花又重现于洱海之上。

洱海经验,各方点赞

在英国《晨星报》助理商务经理贝尔纳黛特·基文尼看来,水质清澈的地方会更引人靠近。“这里太美了,人们有地方散步、骑自行车,这就是治理水体的成功之处。”她认为,洱海的治理模式和它背后的绿色发展理念值得许多国家借鉴。

图为:9月21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来到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外媒嘉宾与小朋友们互动。

“在洱海生态廊道,我忍不住想要和小朋友们合照,一起嬉戏。”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广播电视台通讯官兼电视主播阿布巴卡尔·哈尔希数次通过手机记录美好瞬间,希望将这份美好回忆带回去。

洱海经验已成为城市近郊湖泊治理新标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欣泽表示,日前大理发布了“洱海指数”,编制参考借鉴了国内湖泊评价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相关标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等经验,让洱海有了一份量身定制的“体检报告”,从流域环境改善、湖区水质提升、生物多样性提高等方面,反映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和洱海水生态状况。2025年上半年,“洱海指数”得分为92.8分。

图为:9月21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大理洱海生态廊道。

统筹:曹树林

文字:景灏、张艳秋

摄影:蒋雨师、景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证监会、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发布时间:2025-09-22
下一篇:
“青丘仙境”,原来就在云南普者黑!发布时间:2025-09-22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