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果丰硕 联合研究项目达到4000项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在“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表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持续洋溢着勃勃生机,取得了丰硕成果。政府间的科技合作机制不断夯实,截至目前,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通过政府间的科技合作联委会机制,积极与共建国家开展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对接。

戴钢表示,“一带一路”科技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已累计支持了5.5万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的科研工作和交流,累计培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与管理人员达到2.3万人次,覆盖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多个领域。

此外,联合研究不断加强。据戴钢介绍,中国政府支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的联合研究项目达到4000项,启动建设联合实验室达到70多家。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支持云南、宁夏、江苏、湖北、广东等省(市),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0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还与南非、蒙古、阿根廷等9个国家签署了科技园区的合作协议。在合作平台上,中国已经与40多个国家共建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上海电力大学是一所以能源电力为特色的高校,正持续推动“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产教融合。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符杨表示,将从技术培训向技术共创深化,联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与企业,围绕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创新中心,从解决实际产业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共同开展研发。

“从项目合作向标准共建深化,探索推动在智能微电网、绿色能源认证等领域的技术标准、教育标准的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合作提供坚实的软基建支撑。”符杨表示,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推动联盟和基地升级为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创新成果共享应用的枢纽节点,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育能源电力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请你流汗”成为体育消费新风尚发布时间:2025-09-22
下一篇:
金融科技人才依然是“香饽饽”发布时间:2025-09-22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