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变革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我国能源电力领域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深市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孕育了国轩高科、思源电气、先导智能等一批电力设备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虽聚焦领域各有侧重——国轩高科深耕动力电池与储能、思源电气专攻输配电装备、先导智能领跑新能源智造,却在发展内核中沉淀出高度一致的共性基因。它们以研发创新为根基、以资本市场为羽翼、以全球布局为延伸,共同构筑起能源转型的“中国力量”,成为大国重器背后的重要支撑。 技术立企 将“技术创新”视为生存发展的根本,通过持续高投入、建强平台、厚植人才,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这是深市电力设备龙头企业领跑行业的核心底气。 数据显示,国轩高科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80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达29.2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28%;思源电气2024年研发投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21.07%,近三年累计超25亿元;先导智能近年来将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营收的10%以上,持续投向核心技术突破。 高额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截至2024年末,国轩高科累计申请专利10556项,其中发明专利4622项,自主研发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压实密度和低温性能显著提升,同时加速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持续突破行业技术壁垒;截至2025年6月30日,思源电气斩获948项授权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超35%;截至2025年6月30日,先导智能及全资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17项,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整线解决方案提供商。 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公司坚持以“材料科学+数字科学”双轮驱动,保持高研发强度,重点投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等前沿技术;同时,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加强海外研发中心建设,吸纳全球顶尖人才,实现技术全球同步。 资本市场赋能 作为深市上市企业,国轩高科、思源电气、先导智能等公司均深度绑定资本市场,借助融资、激励、品牌等多元赋能路径,实现技术优势向发展优势的快速转化,成为“资本+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国轩高科2021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73.03亿元引入大众中国,2022年以GDR形式在瑞士上市募资6.85亿美元,既夯实了固态电池研发与产能基础,更借助战略投资者资源加速全球化布局;先导智能依托上市融资提升先进产能,通过并购重组完善锂电整线业务版图,实现从单一装备到整体解决方案的跨越;思源电气则借助资本市场高效配置资金,支撑柔直输电、新能源储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除此以外,这些企业均通过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机制,实现核心人才与企业发展的深度绑定。国轩高科先后推出多期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覆盖电池技术、数字化转型等高端人才;思源电气实施的三期股权激励计划,直接推动公司营收从2013年的33.85亿元增至2024年的154.5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近5倍;先导智能通过持续股权激励,构建起稳定的高水平研发与管理团队,为技术迭代提供核心支撑。 思源电气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实施的多期股权激励计划,有效地实现了公司发展、资本增值和核心员工长期激励的目的。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充分地激发了公司的创新活力,并逐步打造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与管理团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布局前沿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风电、光伏等发电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此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促使储能系统、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为企业带来多元化发展机遇。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智能装备领域,已在高速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及精密加工等底层领域积累了充分的技术优势。这些技术优势均可实现跨行业的迁移复制,使得公司能够高效、精准打通不同领域智能装备的技术瓶颈。”先导智能相关负责人称。 此外,国轩高科加速固态电池研发,2025年启动“金石”全固态电池装车路测,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思源电气积极拓展“构网型”产品,突破“直流”“低频”系列解决方案,推出新型“环保”系列高压开关产品,并探索“微网”、分布式光伏一体化成套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国轩高科、思源电气、先导智能等一批电力设备龙头企业均跳出单一产品或区域局限,通过产业链延伸、跨领域协同与全球布局,构建起可持续的增长生态。 从研发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资本市场的价值兑现,从国内赛道的深耕细作到全球市场的布局拓展,国轩高科、思源电气、先导智能的共性发展路径,清晰勾勒出深市电力设备龙头的成长逻辑。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资本赋能+趋势把握+全球布局”的共性基因,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推动者。 |
昨天 23:35
昨天 23:35
昨天 23:34
昨天 23:33
昨天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