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鞍钢股份股价出现下跌,截至10:52分,鞍钢股份跌1.15%,报2.58元/股。 鞍钢股份公告的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 1、公司下一步发展规划 鞍钢股份回应:公司未来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紧跟市场实际需求,大力打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性能指标的高端产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源头减碳、过程降碳、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等方面发力攻坚,推进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发展。 2、公司超低排放改造请况 鞍钢股份回应:公司超低排改造已近尾声,鲅鱼圈基地2024年2月全流程通过公示;今年3月,朝阳基地全流程通过公示;鞍山本部有组织报告通过钢协审查,预计10月底前全流程通过公示。 3、公司硅钢产品的情况 鞍钢股份回应:公司现有无取向硅钢产线设计产能100万吨,取向硅钢产线设计产能10万吨。公司对于硅钢产品在不断地进行攻关升级,具有取向、无取向高中低牌号、新能源等全系列的产品结构,能够为用户提供全系列产品,全套选材解决方案。无取向高中低牌号实现全覆盖,新能源牌号也在逐步提升。 鞍钢股份8月29日公告的业绩说明会的记录显示: 1、鞍钢股份的分红政策 鞍钢股份回应:由于2024年度公司出现亏损,依据公司章程,综合考虑公司发展及资金需求情况,为更好地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2024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鞍钢股份主要产品以及主要下游用户 鞍钢股份回应:公司产品结构多元,拥有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型材、无缝钢管、线材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等行业。公司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拥有汽车、造船和海洋工程、铁路、家电、集装箱、能源、桥梁、高端金属制品和工模具用钢等系列“拳头”钢铁精品。 3、控股股东鞍山钢铁增持鞍钢股份股票进展情况 鞍钢股份回应:公司7月21日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实施情况的公告,截至7月21日,鞍山钢铁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6,143,538股,增持金额合计(不包含佣金及交易税费)为人民币8,682.07万元。截至2025年7月21日收盘,鞍山钢铁持有公司股份5,052,255,067股,持股比例为53.92%。 4、鞍钢股份和宝钢股份从产品进行比较有哪些差别 鞍钢股份回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鞍钢股份拥有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型材、无缝钢管、线材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等行业。公司拥有汽车、造船和海洋工程、铁路、家电、集装箱、能源、桥梁、高端金属制品和工模具用钢等系列“拳头”钢铁精品。公司中厚板相关产品的研发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造船用钢在产品船级社认证、高技术船舶用钢首发和批量稳定供货等方面长期实现引领,在钢级和产品规格的覆盖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以满足现阶段各型船舶建造选材需求,具备批量稳定生产供货能力;管线用钢,尤其是5500产线管线钢产品竞争力国内位于前列;桥梁钢形成高强韧、耐大气腐蚀、耐海洋环境腐蚀的三大系列桥梁用钢,规格全,品种全。 公司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引领行业发展的先进工艺技术,聚焦新产品新工艺开发、质量提升及攻关等重点工作,致力于用优质的产品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5、公司高炉产能利用率及稳定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长效机制 鞍钢股份回应:公司2025年上半年生产铁水1,216.43万吨,生产规模保持稳定。公司铁矿石采购主要来自鞍钢集团自有铁矿,同时委托鞍钢集团国际贸易公司代理采购进口铁精矿。公司与鞍钢集团签署了日常关联交易相关协议,按照协议约定采购铁精矿等原料,保障了公司铁精矿采购资源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为公司高炉稳定顺行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基础。同时,公司根据各生产基地情况,采购鞍国内其他铁精矿与进口铁精矿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并根据价格变动情况,灵活调整采购结构。 鞍钢股份8月26日公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48,599 百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35%;利润总额人民币-1,069 百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 5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144 百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 57.46%;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122 元/股,比上年同期提升 57.49%。 对于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鞍钢股份在其半年报中介绍: 公司主要从事钢铁制造业,同时注重发展与钢铁主业相关的钢材加工配送、化工产业、绿色能源、电子商务、清洁发电等产业。公司拥有鞍山、营口、朝阳三大主要生产基地和大连、沈阳、长春、天津、上海、武汉、合肥、郑州、广州等地的加工配送或销售服务机构,并依托鞍钢集团在海外的销售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公司采用“基地间统筹协同、基地内集中一贯”的管理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多基地发展格局。公司产品结构多元,拥有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型材、无缝钢管、线材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等行业。公司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拥有汽车、造船和海洋工程、铁路、家电、集装箱、能源、桥梁、高端金属制品和工模具用钢等系列“拳头”钢铁精品。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持续深化“五型”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整体向好。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48,599 百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144 百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 57.46%;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1,216.43 万吨、1,279.08 万吨、1,203.53 万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0.30%、减少0.53%、减少 0.52%。销售钢材 1,202.11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08%,实现钢材产销率 99.88%。 1. 深化“样板型”企业建设,党建领航作用凸显。2. 深化“活力型”企业建设,改革攻坚进展突出。3. 深化“创新型”企业建设,科技研发成果丰硕。 4. 深化“品牌型”企业建设,市场影响持续扩大:一是强化渠道建设。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巩固东北区域优势,东北区域销量同比提升 9.5%;抢抓出口机遇,出口装船量同比提升3.9%。加大重点工程开发力度,重大工程销量同比增长 22.3%。二是做好客户服务。积极走访客户1,116 家次,组建“铁三角”服务团队,进一步提升服务优势与综合实力。全生命周期合同执行率同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三是打造绿色品牌。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中试线项目逐步完善,焦炉煤气制 LNG 联产氢气项目达产达效,朝阳钢铁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公示,鞍山基地预计2025 年底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公示。 5. 深化“经营型”企业建设,降本增效亮点纷呈:一是大力调品增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聚焦效益、效率,动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分配,调品指数比去年全年提高 7.5%。二是深化系统降本。深化“算账”文化,推进“销研产财”深度融合,全流程吨钢成本大幅下降,其中吨钢外购能源成本同比降低 15.2%;鞍山本部物流成本同比降低8.8%;质量管理实现新突破,吨钢质量成本比去年全年降低 7.2%。三是狠抓采购管理。发挥差异化资源优势,喷吹煤、进口粉矿采购价格持续跑赢大盘;吨钢资材消耗同比降低 2.2%。四是强化风险防范。夯实安全管理,实施较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着力提升资金效率,“两金”占用比年初降低18.29 亿元。 提及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鞍钢股份在其半年报中表示:由于全球贸易形势紧张、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将削弱经济增长潜力,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国内继续采取稳增长政策,预计全年国内经济增速或维持在4.5%-5%之间。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剧,将对钢材出口造成一定压力。从下游用钢行业来看,今年下半年国内钢铁需求仍将呈下降走势,钢铁供大于求格局难改。2025 年下半年炼焦煤供应宽松格局难扭转,原燃料价格仍将处于弱势,钢材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将继续拖累钢价。公司将加强宏观政策分析与行业研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加强营销管理,深化极致降本增效,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提升双碳管理水平,强化资金管控机制,切实提升公司风险防范能力。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需求方面,本周钢铁需求环比提升,其中建材需求较为低迷,板材需求保持韧性;库存方面,钢铁库存环比提升,其中热轧和冷轧库存基本持平,其余钢铁库存累库;产量方面,本周铁水产量明显回升。当前需求在制造业支撑下仍有韧性,板材价格有望保持强势,后续需重点关注旺季需求变化,钢企利润有望改善。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A股中报业绩已披露完毕,本季度财报基本延续一季报磨底的特征,板块分化仍较为明显:1)短周期继续磨低但改善初现,全局性补库力度有所回升,资产负债表、订单修复传递到收入修复需要时间;2)结构分化依旧明显,先进制造、TMT有望延续供需双向改善,基建链收入拐点渐近;3)中周期继续回落,但出清及“准出清”细分品种增多;4)A股中期分红力度创历史新高。配置启示,结合库存与产能周期位置,建议关注新增供需双向改善型行业,如电网设备、工程机械、基础化工、钢铁等板块,此外考虑到高频景气数据韧性仍存,一季度筛选出的锂电池、通信设备、小金属、包装印刷仍可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