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其中关于北部都会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内容尤为引人关注。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非常大的潜质,现在是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最佳衔接期。香港特区政府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成立由李家超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制订北部都会区各发展区的营运模式。与此同时,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

李家超还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制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的专属法例,包括为园区公司设立专项拨款渠道以注入资金;管理指定地区跨境流动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及数据和生物样本流,吸引科研及高端制造业落户香港等。

对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外五座大楼于2027年起陆续完工。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内会推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标明地块;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产业分布等规划。

此前,李家超在不同场合提到希望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甚至以“心急如焚”来形容其心情之迫切。北部都会区也被认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是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节点。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北部都会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约为香港的1/3,预估未来居住人口亦占香港的1/3。此前,李家超公开表示,未来重点工作会在三方面,包括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园区,以产业发展为重点考虑,以创新科技为核心,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促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带动香港整体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刘雪菲认为,《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与河套规划呼应,深港未来在空间布局、科技企业、科研平台载体、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研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园区联动等方面将持续谋划协同联动。超越地理界线的限制,推动香港与深圳市、广东省、大湾区其他城市渐次产生创新协同效应,逐渐形成科创产业链廊道。

近段时间以来,香港北部都会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都有不少新消息。市场信息显示,香港规划署署长叶子季近日公开表示,北部都会区将提供广阔土地和空间,带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成为香港发展新动力,也是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重要沟通平台。据悉,整个北部都会区涉及约3万公顷土地,占香港面积约三分之一,将提供逾3000公顷新发展土地及50万个住宅单位,创造50万个就业机会。

目前,连接深港两地的交通基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李家超表示,为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古洞站和洪水桥站的工程正全速进行,将分别于2027年和2030年竣工。特区政府已与港铁公司签订第一部分项目协议,以新思维合并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推展,目标是2034年或之前同步开通。

此外,港深西部铁路预计在2034年至2038年落成竣工。据了解,港深西部铁路连接香港洪水桥及深圳前海,由香港洪水桥站出发,在厦村及流浮山设车站,跨越后海湾经深圳湾再接驳深圳前海,全长约18公里,香港段长约8公里,开通后由香港北部都会区直达深圳前海仅需15分钟。

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在深港互联互通方面,深圳今年将联合香港做好港深西部铁路、香港北环线支线等规划建设。据悉,港深西部铁路项目将与在建的北环线支线(新田至新皇岗口岸)形成“深港西部双铁路通道”,前者聚焦前海科技创新走廊,后者强化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辐射,共同构建“北接新界西北、南通宝安前海”的跨境轨道网。港深西部铁路建成后,将与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助推形成更加紧密便利的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强化珠江口东西岸联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