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保局、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下,北京金融监管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金融“青”计划发布仪式暨金融志愿服务研讨会。 本次活动聚焦青年群体,正式启动金融“青”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启动—招募—实践”三个阶段,逐步营造首都高校金融志愿服务氛围,积极打造标杆项目。其中,招募阶段将结合“中关村开学季”让金融机构走进校园,招募金融志愿者;实践阶段将通过“金融知识进校园”“青年师生传金融”等具体志愿项目,普及金融常识、反诈知识等。 活动中,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了《北京金融志愿三年规划》,聚焦“防风险、强教育、优服务”核心任务,为未来三年开展首都金融志愿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标志着首都金融系统探索“金融+志愿”模式、推动金融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三年规划的目标是至2028年打造“四个成果”:一批专业骨干队伍、一批志愿服务标准、一批志愿项目品牌、一批基层服务阵地。最终效果则是通过金融志愿服务让金融知识覆盖更广、纠纷调解更有效、消费者教育更深入、金融便民服务更贴心。 活动现场,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分别同海淀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腾讯集团签署金融志愿结对协议和合作意向书。 此次活动是首都金融业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金融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起点。据了解,未来,首都金融业将以《北京金融志愿三年规划》为引领,持续汇聚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合力,让“知金融、懂权益、守诚信、防风险”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努力将北京金融志愿服务打造为全国示范样板,进一步发挥金融志愿服务在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促进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
2 小时前
5 小时前
5 小时前
5 小时前
6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