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钨业:上半年净利微降 由于供给端显著增量矿山不多 中长期钨市前景较好 ...

来自: 金属要闻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厦门钨业9月8日公告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首先介绍了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其他内容如下:

2.公司后续的资金使用计划是怎样的?除了保障现有业务运营,是否会在新业务拓展、产能扩建、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投资安排?

厦门钨业回复:公司在保障现有业务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在业务拓展、产能扩建、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公司在实施的主要投资项目有31个,其中:钨钼业务19个主要投资项目共计划总投资89.90亿元,投资于钨矿山、钨钼丝材、钼新材料、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等产业项目;稀土业务板块的重点投资项目有5项,预计总投资15.61亿元,用于纳米级稀土氧化物产线、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等项目;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的重点投资项目有7项,预计总投资106.81亿元;这些项目均按计划推进中。

3.公司如何看待2025年钨价上涨原因?

厦门钨业回复:钨金属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其战略地位,全球各国普遍将其视作战略金属。其次,钨与全球产业结构紧密相关,其消费属于“硬消费”,消费积极性受价格影响较小。因此钨的价格取决于其供应和需求格局。在供给端,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钨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钨矿产量约为6.7万金属吨,在全球占比为82.7%。由于钨矿的开采实行配额制,我国矿端产能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在需求端,近年来钨在增加了新领域的应用。公司积极拓展钨在光伏用钨丝、特种领域等产业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光伏领域用于切割硅片的钨丝,给全球钨需求贡献了5%-8%的增量。需求突然增长,供给还未跟上,供需短期内处于失衡状态,因此近几年钨价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现上涨趋势。从中长期来看,由于供给端显著增量的矿山不多,钨的市场前景较好。

4.如何评估钨价上涨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具有前端钨矿山采选,中端钨钼冶炼及钨钼粉末生产、后端硬质合金、钨钼丝材制品和切削刀具等深加工应用及回收的完整产业链。随着公司后端深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相较于原材料成本占比,研发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开拓能力等已成为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更关键因素。2025年,随着钨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公司主要深加工产品均及时进行了多轮价格调整,保障各产品正常经营。同时公司也将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优势,采取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内部降本、工艺改进等措施努力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5.公司钨矿自给率有多少?未来有哪些资源规划?

目前公司内部有四家钨矿企业,其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洛阳豫鹭为在产企业,现有在产三家钨矿企业钨精矿(65%WO3,下同)年产量约12,000吨,钨资源原矿保障率约为20%;此外博白巨典钨钼矿为在建矿山,达产后预计每年产出钨精矿约3,200吨。接下来公司将通过推进在建矿山建设、开展矿山深部勘查相关工作,积极扩大废钨回收利用等多方面提高原材料保障能力。同时公司也将积极调研包括海外资源在内的外部矿山,多途径加强公司钨资源保障,持续提升资源保障率。

6.今年以来公司切削工具价格调整情况如何?

2025年以来,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切削工具产品价格,不同系列产品根据竞争情况进行差异化调价。除在每年初根据市场情况调价外,公司也根据上游原料成本变化及时动态调整价格。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和优质的技术、方案服务,增强客户黏性,不断推出新品及替换进口刀具,持续加强方案和技术团队服务能力,产品价格保持逐年上涨。

7.公司如何看待国内切削工具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产品置换、新增需求,机床数控化程度提高等,全球硬质合金、切削工具需求总量有望继续增长。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模具等领域对高、精、尖复杂刀具的需求将推动刀具行业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我国刀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63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14%。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切削工具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呈现“外资主导高端、国产抢占中低端”的特点,但国产刀具企业正通过技术进步和质量升级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未来,行业将向高端化、定制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8.请介绍公司切削工具整体解决方案情况?

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制造商对切削工具使用寿命、稳定性、加工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切削工具厂商能够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解构、设计、优化,并且自主制造出承载整套工艺的标准和非标准刀具组合,为客户提供综合加工解决方案。公司凭借优秀的刀具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正加快从工具制造商向工具方案提供商转型,已能够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能源重工、通用机械、模具及3C等七大行业的各类高端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全套加工解决方案,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包括汽车电机轴加工解决方案、航空铝合金/钛合金结构件、航发动机叶片/叶盘解决方案、行星减速机高效加工解决方案、医疗行业膝关节解决方案等多种整体加工解决方案。

9.光伏用钨丝目前最新进展?接下来将采用何种竞争策略?

目前公司光伏用钨丝主流产品线径已达28μ以下,更细、强度更高的产品也做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细线化,不断提高强度、圈径、最短长度等标准,丰富产品矩阵,推出强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钨丝产品,满足客户更多样的定制化需求,推动钨丝渗透率实现快速提升,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公司也通过多项降本举措,将毛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

10.公司钨丝是否有新的应用场景?

除用于光伏领域硅片切割之外,公司钨丝产品还用于耐切割防护、汽车玻璃、微波炉、真空镀膜、医疗器械、照明等多个领域。由于钨丝具有出色的抗疲劳性和抗拉强度,可用于制作手术机器人微型机械丝绳,在不牺牲强度的前提下完成高精准度动作。同时钨丝凭借其小径化、耐腐蚀、显影性等出众特性,可作为外科手术导线、医用导管、电外科针具及电极,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11.公司如何看待稀土价格走势?

稀土价格受供需基本面、政策、市场信心等因素影响。近两年,上游稀土产业经历了大集团整合,强化了国内稀土行业集中度,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也在稳步合理增长。下游需求方面,国内钕铁硼永磁材料在年产量突破30万吨后,仍保持10%-15%的年增速,有望进一步带动对稀土的需求。自2024年下半年起,稀土价格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稀土价格中枢逐步抬升。公司长期坚持认为:稀土不稀、重在应用。下游应用使得稀土价格能够健康发展,稳健的价格走势也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从前全球的稀土价格主要看中国的供求格局,将来或需从全球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12.公司在国内外稀土的产业合作情况?

在稀土资源方面,国内资源整合后,公司参股中稀厦钨,共同开发福建稀土资源,矿端力争将福建省内采矿证下可开采储量长期维持在20万吨REO(稀土氧化物)以上。同时在国外主要布局稀土资源开发,尤其是老挝等东南亚地区,公司与赤峰黄金的合资公司已在老挝实现稀土矿半成品稳定产出,目前已实现百吨级销售。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公司与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合作建设、运营稀土冶炼分离产业,推动稀土资源高质化利用。

13.公司如何看待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方向?

稀土永磁材料作为电能和动能转换的优质介质,将在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得到较好应用,为稀土需求创造良好预期。目前公司已围绕这些领域构建新的平台技术和产品开发规划。

14.请介绍公司磁材产销及下游应用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磁性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1%,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8%,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家用电器、风力发电、工业电机,并且能够满足人形机器人用电机等下一代应用领域的规格及性能要求。近几年来公司加强汽车领域磁性材料客户的开发工作,汽车领域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15.请介绍公司磁材产能规划?

金龙稀土已在长汀基地实现15,000吨年产能的落地,目前正在布局长汀、包头两个基地的新建产能项目。包头基地首期5,000吨年产能的磁材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调试、产线试运营等各项准备工作,于2025年6月逐步投产。长汀基地也在推进5,000吨磁材扩产项目,结合新工艺和装备开发,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

16.公司固态电池进展情况?

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重点在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方面布局: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与国内外下游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提供多批次样品进行验证;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实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吨级生产和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同时,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开发出独特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样品在客户端测试良好。

17.公司硫化锂的优势?

硫化锂生产本质是金属冶炼,凭借在金属冶炼领域深厚的积淀与丰富的经验,综合考虑硫化锂纯度和成本上的要求,公司采用相对比较特殊的金属冶炼方法进行硫化锂生产,生产的硫化锂具备纯度和成本上的优势。

18.NL新材料产业化进度如何?是否可用在动力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重点推进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3C消费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低空飞行、电动工具、全固态电池等领域积极开发相应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NL新材料相较传统正极材料体系,其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都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可以用廉价金属元素逐渐替代贵重金属,未来有较大的降本空间。鉴于目前工艺的特殊性和需求的急迫性会优先在低空和消费领域使用,最终再往动力领域发展。

19.钴酸锂市场及出货情况?钴涨价对公司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钴酸锂销量2.88万吨,同比增长57%,显著高于行业28%的同比增长,市占率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随着AI智能、折叠屏等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电池对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端手机领域对4.53V及以上的高电压钴酸锂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在该领域具备较大优势,为行业内少有的可以大规模稳定供应4.53V及以上的高电压钴酸锂的厂商,因而2025年上半年公司钴酸锂销量增长显著高于行业,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领先优势扩大。公司是全球用钴量较大的厂商,与上游钴企业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公司钴供应稳定。在3C消费领域,客户对钴酸锂性能更为关注,因而钴价上升对公司经营的负面影响较小。

20.请问地产业务剥离的情况进度如何?

公司将坚定不移地执行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战略性策略,目前也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地产业务的资产处置。目前公司拟因企施策,对厦门滕王阁下属公司股权分别公开挂牌转让。目前厦门滕王阁已完成其持有同基置业47.5%股权、成都滕王阁100%股权、全资子公司厦腾物业所持有成腾物业100%股权的转让。同时,公司也在同步推进其余房地产业务的处置工作。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房地产板块的转让工作,后续如有实质性进展,公司将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21.请介绍公司的分红情况及未来规划?

2025年6月27日,公司完成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66,786,046.92元,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8.59%。近5年,公司共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231,205.44万元。2025年8月20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84元(含税),共计分配股利292,115,791.98元,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5%。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年按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百分之三十发放现金红利(如存在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的,以弥补后的金额为基数);公司将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坚持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同时兼顾公司的长远利益,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公司的战略规划在相关领域继续加大项目投资,为股东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

22.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公司长期聚焦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及深加工等战略业务领域,公司未来经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下游延伸扩大市场,重点拓展硬质合金、切削及凿岩工程工具、光伏用钨丝、电池材料、稀土深加工等高端产品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进一步增强上游原材料资源保障力度。

23.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如何展望下一个五年?

过去5年公司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能源新材料,预计未来5年,公司将主要依靠钨和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来驱动增长。钨产业的发展重点在硬质合金切削工具,过去国内传统的业务模式是销售产品,现在公司计划在国内率先实现从销售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服务的转变,并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推动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也将持续提升资源保障率,未来力争将资源保障率提高至70%。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公司将重点关注磁性材料在稀土永磁电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的应用,目前相关产品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之中。在能源新材料领域,除正极材料业务外,公司还将重点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和氢能技术。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开发了具有成本优势的高质量硫化锂制备技术。氢能技术方面,未来国内氢能产业规模或在万亿元以上,而固态氢的储存与运输、催化剂的开发仍是氢能利用的两个“卡脖子”因素。同时公司也高度重视回收问题,公司所有产业都涉及稀有战略金属,循环利用是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来驱动增长。钨产业的发展重点在硬质合金切削工具,过去国内传统的业务模式是销售产品,现在公司计划在国内率先实现从销售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服务的转变,并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推动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也将持续提升资源保障率,未来力争将资源保障率提高至70%。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公司将重点关注磁性材料在稀土永磁电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的应用,目前相关产品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之中。在能源新材料领域,除正极材料业务外,公司还将重点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和氢能技术。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开发了具有成本优势的高质量硫化锂制备技术。氢能技术方面,未来国内氢能产业规模或在万亿元以上,而固态氢的储存与运输、催化剂的开发仍是氢能利用的两个“卡脖子”因素。同时公司也高度重视回收问题,公司所有产业都涉及稀有战略金属,循环利用是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厦门钨业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专注于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管理文化,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推进在钨、钼、稀土、锂电正极材料等行业的产业布局,积极扩张钨钼深加工、稀土深加工和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产业链转型升级。

公司钨业务情况:公司拥有完整的钨产业链,在钨矿开采、钨冶炼、钨粉末、钨丝材和硬质合金深加工领域拥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钨矿山业务方面,公司拥有三家在产钨矿企业(洛阳豫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博白巨典),现有在产钨矿山钨精矿(65%WO3)年产量约12,000吨,为后端钨的深加工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钨冶炼及粉末方面,公司具备钨冶炼及粉末产品大规模生产能力,规模与品质处于世界前列。钨制品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ITER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具备大尺寸ITER级钨材料的精密机加工成型能力,可满足EAST、ITER等不同磁约束聚变装置部件的高标准需求,为ITER等国内外聚变客户提供多款钨产品及部件。钨丝材方面,公司生产的钨丝多年稳居行业市场份额前列,经年积累的钨丝技术开发能力、加工能力、设备制造能力、规模生产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钨丝加工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生产的光伏用钨丝产品具有韧性好、线径细、断线率低等特点,可有效提升硅片加工企业生产效率,公司光伏用钨丝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十余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除用于光伏领域硅片切割之外,公司钨丝产品还用于耐切割防护、汽车玻璃、微波炉、真空镀膜、医疗器械、照明等多个领域。硬质合金方面,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产品具有质量优、单价高的特点,产销规模为国内前列,其中硬质合金棒材依托高品质的自供原料和先进的工艺体系,产品系列齐全,性能卓越稳定,在海内外取得极高的品牌美誉度,为国际知名刀具品牌优质供应商。切削工具方面,公司生产的刀具刀片产品定位中高端,拥有较高的研发实力。公司建立了切削工具的四大共性技术平台,即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工艺技术和切削应用技术,紧跟市场需求进行新品研发与产品迭代升级,不断扩充产品系列和物料以满足各大应用领域及加工工况,目前已拥有超过10万个产品规格;公司与成飞集团、上飞公司、豪迈科技、比亚迪、国茂减速机等行业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能够满足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产品零部件的加工需求;同时,公司通过与下游应用领域标杆客户的紧密合作,持续构建解决方案技术能力,深入探索解决方案业务模式,已积累了覆盖汽车、航空航天、能源重工、通用机械等各大应用领域的超240个零部件方案包,为终端用户提供机床交钥匙方案定制、产线刀具总包、工艺改善等服务,逐步实现从卖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凿岩工程工具方面,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凿岩工具、工程工具供应商,公司生产的螺纹钎具、煤截齿、掘进齿、盾构刀具等产品采用量身打造的硬质合金牌号和优化的产品工艺设计,为巷道掘进、井下、露天开采、隧道以及大型工程建设等提供优质可靠的“金鹭”系列产品。公司多款“金鹭”牌钨合金和“虹鹭”牌钨丝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钼业务情况: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绿色钼冶炼技术和国际先进的钼粉末加工技术,已建成全球前列的绿色冶炼钼产业链生产基地。钼冶炼、钼粉末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钼深加工制品产品种类丰富,运用范围广,主要产品钼酸铵、钼粉、钼条、钼片、钼坩埚制品、钼丝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高温合金、航空航天、半导体、机械加工、耐磨件喷涂和电光源等领域,钼酸铵、钼粉、钼丝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

公司稀土业务情况:公司构建了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协同体系,前端通过战略参股方式布局矿山开采及冶炼分离环节,确保上游资源稳定供应,后端以自主控股形式深度开发高附加值领域,涵盖稀土高纯氧化物、稀土金属加工、发光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光电晶体的全产业链闭环,是国家重点稀土集团,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在稀土资源方面,国内资源整合后,公司参股中稀厦钨,共同开发福建稀土资源,同时与赤峰黄金合作共同开发海外稀土资源;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公司与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合作建设、运营稀土冶炼分离产业,推动稀土资源高质化利用,前述均为公司稀土产业提供原料保障。公司在做好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稀土应用,利用自身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的基础优势,参股了稀土永磁电机业务,在工业节能、伺服电机、汽车电机、现代农业、绿色环保等领域布局。

公司能源新材料业务情况:公司能源新材料板块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氢能材料、磷酸铁锂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借助于多年来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积累形成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公司执行大客户战略,拓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电池客户。在3C锂电池领域,公司与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到下游中高端3C电子产品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与中创新航、松下、比亚迪、欣旺达、宁德时代及国轩高科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紧跟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研发,通过与下游核心客户的紧密合作,持续进行工艺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公司持续巩固在钴酸锂、氢能材料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逐步提升三元材料的行业排名,通过差异化竞争逐步拓展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积极探索下一代新能源材料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分析和整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专题攻关,推进前沿产品研发和技术孵化,探索适合商业化、产业化的前沿产品储备,大力开发下一代锂电产品、新能源材料产品。报告期内,公司能源新材料业务通过持续推出差异化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合理利用经营性库存等措施,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公司充分受益于国家换机补贴政策、3C消费设备AI功能及带电量提升带来的需求增长,公司钴酸锂销量大幅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近50%,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公司依托高电压、高功率三元材料领域技术优势,三元材料市场份额位于国内行业排名前列;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采用水热法工艺,形成了低温性能突出、倍率特性优异、循环稳定性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依靠兼顾高低温和循环性能的优势,聚焦高端车用市场,月出货量达到千吨级,销量同比显著增长。同时,公司稳步推进正极补锂材料、钠电正极材料、固态正极材料等前沿技术研发,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厦门钨业介绍: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合并营业成本158.16亿元,同比增加13.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2亿元,同比减少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23亿元,同比增长7.53%。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完成成都滕王阁地产与成都滕王阁物业股权处置及金龙稀土冶炼分离业务处置,确认投资收益1.92亿元,而本期无该事项;报告期内权属矿山公司洛阳豫鹭补缴从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钨精矿资源税事项0.63亿元;剔除上述影响,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75%。公司主要优势产品如钨粉末、细钨丝、硬质合金棒材、钼酸铵、钴酸锂等的市场份额保持前列,切削工具、磁性材料、钴酸锂等重点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1.钨钼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公司钨钼业务稳健经营,实现营业收入 88.63 亿元,同比增长 1.88%;实现 利润总额 12.68 亿元,同比下降 10.94%。报告期内,权属矿山公司洛阳豫鹭补缴资源综合利用尾 矿回收的钨精矿资源税 0.63 亿元,剔除该事项影响,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6.51%。公司钨钼业务主 要深加工产品硬质合金、切削工具销量保持增长态势,细钨丝在光伏行业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 升。 钨矿山因钨精矿价格上涨,利润同比增长;受出口管制影响,钨冶炼和钨粉末产品销量同比 减少,但出口份额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硬质合金产品有效提升产品性能,聚焦国内外细分市场精准施策,销量同比增长 13%,但受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价格传导滞后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切 削工具产品聚焦拳头产品和重点终端项目,有效拓展行业头部客户,推进成熟标准品促销,在 3C、 通用机械、能源及重工行业等领域取得较好增量,营收同比增长 13%,利润进一步提升。钨钼丝材 产品方面,细钨丝 2025 年上半年销量 613 亿米(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 469 亿米),同比减少 18%, 公司积极应对下游光伏加工用钨丝金刚线技术进步导致硅片加工的线耗减少,及市场产品规格需 求变化导致细钨丝销量减少等不利影响,敏捷调整经营策略,加速产品开发迭代,并根据市场竞 争情况,调整产品价格,进一步提升细钨丝在光伏行业应用的渗透率;同时公司大力拓展耐切割 和丝网印刷等其他应用领域钨丝产品,实现新领域增收增利。

2.稀土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7.54 亿元,同比增长 34.04%;实现利润总额 1.25 亿元,同比增长 6.71%。上年同期权属公司金龙稀土完成冶炼分离业务处置,确认投资收益 0.47 亿元,本期无该事项,剔除该事项影响,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78.44%。公司主要深加工产品磁 性材料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在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与风电等多个应用领域实现 增量,上半年实现销量 5,193 吨,同比增长 31%。

3.能源新材料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5.34 亿元,同比增长 18.04%;实现利润总 额 3.39 亿元,同比增长 35.47%。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及其他)产品充分发 挥公司在高电压、高功率三元材料领域技术优势和水热法磷酸铁锂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销量 3.19 万吨,同比增长 21%;公司持续优化三元材料产品客户结构,聚焦高性价比产品开发,拓展 国际国内市场,但受磷酸铁锂替代、行业严重内卷、国际政策壁垒冲击等影响,上半年三元材料 销量同比有所下滑;磷酸铁锂产品依靠兼顾高低温和循环性能的优势,聚焦高端车用市场,已连 续数月实现千吨级以上出货,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幅增长。钴酸锂产品充分把握国家换机补贴政策 和 3C 消费设备 AI 功能创新带来需求增长的机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持续推出市场领先产品, 本期实现销量 2.88 万吨,同比增长 57%,市场份额稳居龙头地位。

4.房地产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漳州海峡国际社区、东山等地产项目处置工作,房地产业务实 现营业收入 0.28 亿元,同比增长 6.66%;实现利润总额-0.41 亿元,同比减利 1.35 亿元。主要由 于上年同期完成处置成都滕王阁地产及成都滕王阁物业股权,确认投资收益 1.45 亿元,本期无该 事项。

太平洋证券点评厦门钨业的研报显示:钨系列产品一体化发展,行业领先。钼价上涨,公司钼产品经营稳健。积极布局稀土保障供应,稀土永磁快速增长。锂电正极材料和新型材料技术和规模行业领先。公司钨钼、稀土和锂电材料三大主业同步发展,参与了众多战略技术,以及锂电材料,将充分受益产品涨价和新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战略金属资源价格受地区政策影响明显;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发展情况对锂电材料需求有较大影响;宏观经济情况和其他风险。

回顾SMM黑钨精矿(≥65%)今年上半年的走势可以看出:黑钨精矿(≥65%)6月30日的均价为174000元/标吨,与其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142750元/标吨相比,今年上半年上涨了21.89%。

》点击查看SMM钨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进入下半年,钨价涨幅加快。在经历了翻番的涨幅之后,钨价近来有所回调。9月16日,钨市场承压运行为主,黑钨精矿(≥65%)价格为282000~283000元/标吨,均价报282500元/标吨,较其前一交易日下跌1.05%。而282500元/标吨与287500元/标吨这一均价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了5000元/标吨,跌幅为1.74%。

近来,钨精矿市场部分持货商获利了结,市场流通有所好转,成交价格较前期有所松动,部分低度矿成交价格低位。仲钨酸铵行业成本保持高位,低价原料补库有限,企业多按订单发货为主,报价坚挺,部分贸易商成交价格略有下调。粉末市场散单成交清淡,终端畏高观望情绪浓厚。

对于钨的后市,短期来看,钨市场受前期价格上行影响,市场畏高情绪显著升温,叠加当前多数硬质合金企业仍处于消化前期补库库存的阶段,市场实际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僵持运行为主。从上游矿端维度分析,供应紧张的核心预期尚未改变。当前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政策延续,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实际产量未及预期,市场整体供给弹性不足,随着下游企业前期补库库存逐步消耗,若后续矿端供给仍无实质性增量释放,市场供需格局将进一步向紧平衡倾斜,不排除钨价在库存去化完成后再度启动偏强上涨行情。

推荐阅读:

》下游畏高少采 钨市短期承压运行【SMM钨日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