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发布会(第四场)9月16日举行。记者从该场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静安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新型消费,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91家,一批现象级地标项目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中心城区首位。 近年来,静安将商业与文化、创意、展演、艺术、科技等结合起来,通过VR、超高清、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催生创新场景,有力带动了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 总部经济也是静安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总部85家,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2家、民营企业总部26家,总部经济税收贡献年均增长11.1%。 全力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 从新晋网红地标“路易号”,到久负盛名的南京西路商圈,静安因商而兴,是上海乃至全国商业活跃度、消费繁荣度、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表示,静安以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2021年至今引进了991家首店,其中全球首店15家、亚洲和全国首店163家,包括苹果全球第二大旗舰店、始祖鸟全球首家“博物馆店”等,规模、密度、能级稳居全市首位。首秀首展也呈现出“高密度、高频次、高能级”特点。 通过实施保护性开发,静安将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打造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标。据钟晓咏介绍,张园西区自2022年底开幕以来,先后入驻30余个高能级首店,举办首秀首展活动超200场。 作为上海高端品牌密度最高区域的南京西路商圈,“十四五”以来再新增国内外知名品牌600余个,总量达2800多个,其中国际品牌占比超70%,享有“世界橱窗”的美誉。 以6月底揭幕的路易威登“非凡之旅”项目为例,该首发项目跨界融合时尚、文化、创意、消费等多元业态,成为城市现象级地标,产生强大溢出效应。钟晓咏说,项目开展两个多月来,促进了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超50万人次,同比增长62%,周边商场销售额平均实现翻倍增长。 总部经济贡献度接近20% 总部经济是静安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也是静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据介绍,“十四五”以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推出,静安深入实施“总部经济增能计划”“亚太运营总部计划”,着力打造市北高新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持续提升总部经济能级。 上海市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表示,“十四五”以来,静安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4家、累计达到142家,总量占上海市11%;此外,还有民营企业总部26家、贸易型总部18家、外资研发中心10家、创新型企业总部3家。总部经济贡献度从2021年的14.4%提升到去年的17.8%,预计今年还会有进一步提升。 “我们引导总部企业优化结构布局,推动更多总部从单一管理型向复合型转型,进一步归集核心功能和实体业务。”翟磊表示,“例如,有一批全球头部的生物医药企业,中国或亚太总部都扎根在静安,我们支持区内生物医药总部企业在沪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持续加大创新药械研发管线布局,在国内实现创新药的全球同步临床、同步上市。” 在拓展生态圈上,静安力争充分发挥总部、龙头、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研发团队就近布局、集聚发展,形成“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 “例如,今年在‘美创静界’创新生态社区建设中,我们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功能机构为支撑、创新生态为核心进行一体化布局,项目启动4个月来已经入驻美妆企业40余家,呈现出良好的产业集聚势头。”翟磊说。 |
19 分钟前
19 分钟前
19 分钟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