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方能长赢 基金打响AI人才“掐尖战”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公私募机构打起了“AI人才招募战”。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截至9月15日,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百亿级私募招募深度学习研究员、AI工程师等岗位人才,且纷纷亮出“大咖带教”计划、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招数吸引人才。与此同时,公募机构的招募也更聚焦AI人才。

  “人才是机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AI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有望积累更多优势。”某百亿级私募创始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感慨道。

  “机构都在忙着抢人”

  招募AI人才,成为大型买方机构今年以来的“集体动作”。

  “近3个月,几乎每天都在面试深度学习相关人才。”沪上一家百亿级私募的HR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公司大力招募AI量化工程师,已收到上千份简历。

  蒙玺投资称,今年以来公司人才招募聚焦两个方向:一是策略研发与研究体系的深化,包括传统因子研究、跨资产配置、衍生品与量化对冲等领域;二是AI与量化投研的结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十余家百亿级私募发布了招聘信息,普遍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方面人才兴趣浓厚。与此同时,在AI人才争夺上,各家百亿级私募可谓各有招数。

  公开资料显示,明汯投资、鸣石基金、灵均投资等百亿级量化私募,将“大咖一对一带教”作为对外招聘的首项介绍。另外,还有某私募机构人力资源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公司不仅在薪酬、年终奖和分红激励等方面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还会派遣优秀人才前往海外分支机构轮岗深造,了解金融市场量化策略研发最新趋势。

  “掐尖将会是长期趋势”

  一家头部量化私募创始人坦言,机构争夺的是在学历、竞赛、实习经验等方面全方位领先的AI“尖子生”,掐尖将会是长期趋势。

  蒙玺投资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过去两年,公司明显感受到人才供给的增加,但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长期战斗力”的人才仍然稀缺。具体到选人标准,蒙玺投资透露:在硬性条件上,公司青睐数理与编程能力、逻辑严谨性与抗压性较强的人才;在主观标准上,则更看重候选人是否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思源量化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雄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在招募人才上主要有两方面标准:一是硬性标准,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算法基础,相关项目经验如Kaggle竞赛(数据发掘和预测竞赛在线平台)或实盘策略经验;二是主观标准,希望人才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适应性、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公募基金对AI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易方达公司首席信息官刘硕凌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公司同时看重人才的AI技术专业能力与对金融业务理解能力。技术能力是基础,确保能高质量解决问题;金融知识有助于更好理解场景与合规要求,使技术成果更贴近业务。从公司当前业务发展来看,AI领域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AI研究员都是重点招聘岗位。

  “AI科技赋能投资拉开大幕”

  公私募竞逐AI人才背后,是AI赋能投资的巨大空间。

  “运用AI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超额收益。”广发基金基金经理李育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在因子挖掘上,借助AI技术能够发现隐藏在更深层次的定价规律,弥补传统认知不足;另一方面,在因子整合上,传统方法通常采用线性模型,容易错过非线性信息,而借助AI的高维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有效挖掘非线性定价规律,显著提升阿尔法因子的挖掘效率与效果。

  鸣石基金总经理袁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市场的数据维度与复杂度也在指数级增长,在此背景下,量化私募须通过AI技术实现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分析与特征提取,依托深度学习在非线性关系建模、动态模式识别上的优势,帮助策略更快地捕捉市场微观结构变化。

  念空科技创始人王啸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DeepSeek横空出世后,业内有投研团队对大模型底层算法和技术进行了深度研究,发现大模型在金融数据上有很多应用场景。后续AI的深度应用会使得量化策略更具可持续性和独特性。

  用王啸的话来说,对于AI投资的投入与研究,先行者方能长赢。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