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程师、CEO同频,上理工医工交叉构筑泛血管器械创新生态 ...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OPIC)举办了以“人才筑基·生态共荣”为主题的医工交叉人才培养论坛,汇聚了医学、工程、产业及投资领域的专家、企业领袖和学术精英,共同探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泛血管器械创新生态建设路径。

  会上,该学院与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加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脉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爱博合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昕诺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完成了联合实验室授牌。这些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旨在共建协同发展的同频共振平台,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OPIC还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签署“领军人才卓越计划”课程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面向医疗器械企业高管的高端培训项目,以培养懂技术、善管理、通市场的复合型产业领袖。首期“领军人才卓越计划”已成功结业,学员包括9家上市公司核心团队成员、2位全国人大代表和16位企业创始人。同时,第二期“领军人才卓越计划”也已启动招生,面向泛血管领域领军企业招收20名企业创始人、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和投资合伙人,学制18个月,采用专家推荐制选拔。

  上理工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葛均波院士强调,泛血管疾病防控需多学科协同攻关,医学创新应遵循“以医生为源头,工程师为骨干,最终造福患者,并由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动力”的理念,并通过深化医工融合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同时兼顾融合创新生态,凝聚创新力量。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表示,学校将持续加强对学院的支持,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医工交叉人才培养高地。具体而言,学院将通过“人才培养+技术转化”协力发展,探索泛血管器械领域的原创创新与产业转化。未来,学院以共建的生态为起点,将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 “精准度”——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为“医工产”融合的纽带;要提升生态建设的“融合度”——让政府的政策、高校的科研、企业的产能、医院的需求形成“同频共振”;更要扩大创新发展的 “国际度”——将中国泛血管器械的创新经验,转化为惠及全球患者的解决方案。

  论坛还设置了两场圆桌讨论。第一场围绕“医工人才培养及医疗器械学科建设”,探讨了医工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强化与临床和产业需求的对接,实现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的跃升。第二场圆桌论坛则围绕“器械创新转化生态”,讨论了医疗器械创新转化的关键问题,提出构建汇聚技术、人才、资本与政策的良好生态,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葛均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顾宁、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贺莉、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众、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医疗器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卢忠等出席论坛。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