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片边疆沃土曾经是信息天堑的代名词,如今被一张张高速运行的5G网络和日益完善的数字化应用体系加速覆盖:苍山洱海间,5G基站“攀”上峰峦;热带雨林中,大数据精准“灌溉”果园;古城小巷里,智能网络“连接”中外……科技与自然深度交融的画面,正是云南以“数字边疆”建设推动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5年6月,云南省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云南建设工作要点》,聚焦数字政府深化、数据要素流通、产业转型加速、跨境枢纽构建四大关键领域,推出30项具体举措为数字云南建设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以网络建设、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赋能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和旅居经济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云南正在乘“数”而上、向“智”而行。 生态产业因“数”而变 从1965年第一株芒果树在金沙江畔扎根算起,云南丽江华坪县芒果产业凭借着金沙江干热河谷独特的立体气候与生态优势,历经60年时间,完成了从“黑色经济”到“绿色产业”的转身,“好生态”与“好发展”实现了双向奔赴。 日前,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国辉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华坪在煤矸石上进行土壤再覆盖,煤矸石分解产生腐殖酸,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后的土壤让芒果根系更容易伸展,长势更好。同时,由于芒果根系固土、梯田改造治理石漠化坡地,几年时间,华坪的废弃矿山逐渐披上绿装,河谷生态也得以修复。” 科技变革更使芒果产业有了“好发展”。在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的果子山芒果庄园内,贯穿果树间的整齐管道,实时跳动着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数据的电子屏等智能设施随处可见。 “过去,华坪的芒果种植多依靠传统经验,‘靠天吃饭’是常态。人工巡查耗时耗力,水肥管理全凭感觉,病虫害防治往往不及时。”龙头村14组村民付兴航对上证报记者说。 今年初,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荣将镇人民政府合作建设“1000亩数字化芒果种植基地创建项目”,让这片传统的芒果园焕发出新的生机。该项目以“数字化管理平台+物联网设备+田间设施”为核心架构,彻底打通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决策—执行”全流程。 “基地建设了5座智能泵房、200套自动控制阀门和5套气象苗情监测站。土壤湿度、气象变化、病虫害苗情等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上传至云端,种植人员不用到现场,在手机上即可远程操控,实现精准喷雾、智能灌溉。”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华坪分公司集客中心经理代丽告诉上证报记者,这是云南“‘三农通’数智5G信息服务平台落地数智助农的典型实践成果”。 如今,付兴航家的30亩果园借助5G智慧农业弥雾系统,半天时间就能完成浇水、施肥等全部流程。“日常人工巡查的成本降低50%以上,农药使用量也减少了30%至40%,预计芒果产量提升20%至30%,品质还更加稳定。”付兴航说。 新兴产业向“智”而行 2025年,云南计划新增超过2万个5G基站,使自然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85%。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只是第一步。当前,云南正在构建“一核多点”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以昆明呈贡万溪冲智算产业园为核心,多个州(市)区域算力集群为延伸,形成均衡布局、协同供给、梯次连续的算力体系。“绿电+智算”的融合优势渐成云南数字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链接,让产业蝶变在悄然发生。 在楚雄市元谋县,华能新能源物茂光伏项目依山就势、错落铺展。这里年日照时数超2300小时,是发展光伏的“黄金地带”,但连绵山势也给运维带来挑战。近1万亩的光伏电站散布在5个片区,550兆瓦的发电区域要完成一次全面巡检,以往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 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物茂光伏电站副站长黎剑告诉上证报记者,人工巡检不仅耗时久,还存在“看不清,找不准”的问题——光伏组件的细微裂痕、逆变器的隐性故障,仅凭肉眼很难发现。 转变,源自5G赋能。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与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携手,以5G技术为核心,为元谋物茂光伏电站量身打造了一套“智”理方案:应用“5G+无人机”,日常巡检工作从翻山越岭变成了“运筹帷幄”,无人机可按照预设路线自动开展巡检,精准识别光伏组件故障。“以前人工找故障,像大海捞针;现在无人机巡检,15天就能完成一次光伏区的常规巡检。”黎剑说。同时,针对山火隐患,“5G+中移物联防火云台”构建起全天候山火监测体系,成了电站的“千里眼”。在数据监测与分析环节,5G网络将电力设备在线综合状态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让电站管理实现了“看得清,算得准”…… 一系列数智化手段的运用,为元谋物茂光伏电站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旅居经济应“云”而生 清晨,音乐人覃安军在洱海边,通过5G网络实时直播日出云海,画面流畅无卡顿;入夜,大研古城内的南门客栈负责人沈振兴正将海量的旅拍高清图实时上传云端,供游客即刻挑选、分享心仪的影像。 数字赋能下,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旅居经济”正在云南大地蓬勃发展。2025年1至7月,云南的旅居人数达330.74万人,同比增长46.3%。这片土地正成为全球旅居者向往的“第二故乡”。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积极响应“数字云南”和乡村振兴战略,于2024年6月推出“旅居宽带”项目,聚焦丽江的旅居场景,涵盖乡村、民宿和酒店等多种业态。 截至目前,大研古城已累计建设5G基站超200个,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并成功开通5G-A基站,打造了“直播高清不卡顿,付款扫描无延迟”的应用场景,让随时随地畅享超高速上传下载成为现实。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古城分公司大研网格主任赵豫表示,“旅居宽带”集成的智慧消防、智慧安防等功能,能为客栈从业者提升运营效率。未来,该公司将以5G-A双万兆网络为基石,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助力丽江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稳定流畅的网络,也使得“数字游民”旅居创业随之兴起。洱海乡村、束河古镇、建水古城等地,不少人选择长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数字游民”已占云南旅居客的12%。从网络主播到艺术家,生态宜居的云南成为越来越多人“逐景而居”的理想旅居创业地。 从“信息天堑”到“数字枢纽”,云南以5G织网、以数据赋能,不仅打通了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更在边疆沃土上培育出数字经济的繁花硕果。 如今的云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持续拓展数字赋能千行百业的广度与深度,加快构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枢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谱写边疆治理的崭新篇章。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4 小时前
6 小时前
6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