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利好!福建,重磅部署!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风电、核电、光伏、海洋经济、装配式建筑等一系列产业,将在福建加速发展!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绘就了福建全面绿色转型的“路线图”。从总体目标来看,《方案》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普遍推行,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从具体目标来看,《方案》提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一系列具体目标让闽山闽水的“绿色浪潮”开始奔涌。

新能源产业进入“快车道”

在产业发展方面,《方案》表示,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围绕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好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创新发展未来产业,力争在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健康与新医药等领域率先突破,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时,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武夷山、鼓浪屿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

在新能源方面,《方案》表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稳妥推进闽南海上风电基地开发。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稳妥推进漳州核电、宁德核电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

在电力系统层面,《方案》还提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善省内“四纵三横、沿海双廊”主干电网,推进闽赣联网工程建设,强化跨省跨区电网互联。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推进云霄、仙游木兰等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建设,有序建设新型储能设施,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推进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探索开展绿电进园区试点。

在交通方面,《方案》表示,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深化“电动福建”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巩固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全产业链优势,加强船用混合动力、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等低碳清洁能源装备研发,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发展零排放货运。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

而绿色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方案》表示,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两岸融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通道及网络建设。推进G228滨海风景道绿色智慧化及交旅融合工程建设,打造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公路服务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岸电设施改造升级。到2030年,实现靠港船舶常态化使用岸电。

目前,福建依托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已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领头羊”。据厦门海关统计,2024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1191.65亿元,占同期全国锂电池出口总值的27.4%。自2023年以来,福建省锂电池出口连续两年破千亿元,连续18个月居全国首位。上述《方案》的实施,有望进一步巩固福建在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地位。

海洋经济被多次提及

海洋经济在这次《方案》中也被多次提及。目前,海洋是福建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水产品总产量924.7万吨,同比增长3.9%,均居全国第三位。福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水产品出口额、海水养殖产量、深远海养殖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层面,《方案》提到,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加快建设福州、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新能源层面,《方案》提到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在市场化机制方面,《方案》提到,深化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建设。推进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支持福州加快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海洋资源交易平台。探索推进用水权交易,支持龙岩推进水票改革。深化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创新海洋碳汇发展机制。

目前,全国海洋经济呈现“加速跑”特征。在近期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概括了“十四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成效,他表示,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万亿元,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和福州、厦门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优势与短板:优势在于海洋资源丰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部分领域如海洋渔业已有一定规模和技术积累;短板也不容忽视,产业整体结构有待优化,高端产业占比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产业升级,部分产业存在无序发展现象,如海上风电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为促进海洋产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官方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非常重要。”袁帅表示。他认为,海洋领域存在诸多未知和挑战,从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到海洋环境保护,每一个环节都依赖先进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竞争力,意味着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海洋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舒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