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外滩大会落幕,落地、共识、超越……世界看到金融科技“上海答卷” ...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矗立,百年前,这里曾是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源地。一个世纪后,外滩大会在3公里外的黄浦世博园区举办,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上海亮出了“金融科技”的闪光名片。

  为期4天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昨天在上海落幕,吸引6.1万人次现场参会,2000多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在这里,一系列新奇、前沿的金融科技AI应用密集亮相,从高高在上走向生活日常;在这里,新加坡、香港、上海三大金融科技盛会主办方首次同台对话,亚洲正在成为全球金融科技最具活力的区域。

  外滩大会不仅让未来的金融科技有了新的想象力,也交出了一份“上海答卷”,答卷上有3个关键词格外醒目:落地、共识、超越。

落地

  前不久,《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行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新阶段。全球AI创新的重心,逐渐从比拼模型能力转向探索应用落地。

  在2025外滩大会10000平方米的科技主题展和5000平方米的科技集市里,这一转变触手可及。去年这里还是“百模大战”的秀场,今年已进入智能体“百花齐放”的状态。人形机器人自如地打着太极,机械臂精准地冲着咖啡,“幻觉零食”、AI健康管家AQ等应用,吸引参会者排队体验。

  AI更多落地千行百业,在支付、理财、保险银行等金融领域有了创新玩法。韩国博主“金三岁”对着“蚂小财”疯狂补习A股知识,AI抹平语言、金融术语等障碍,他完全没想到“能通过理财AI这么详细地了解中国股市”。蚂蚁消费金融首席科学家康宇麟表示,大模型可大幅拓展用户画像维度,输出个性化风控决策,实现传统金融风控难以达成的目标。

  AI更多落地也让中国AI新生代力量有机会走上创业舞台。今年外滩大会首次设立“创投Meetup”,帮助AB轮早期硬科技团队与顶尖投资机构合伙人“对对碰”,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高性能计算领域创业者乔梁是第一位步入“芯片及设备”房间的90后,他介绍,太初元碁团队打造了基于自研AI加速卡的高密液冷智算集群,通过公有算力平台与专业运营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直接获得研发环境,降低固定资产投入与运维成本。

  大量创业者的涌现,反映出当前硬科技发展的重要转变——从“概念创新”走向“务实落地”,技术创新越来越贴近民生需求、产业痛点。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看来,“年轻一代的创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正迎来最好的时代”。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认为,AI原住民或是真正能做出下一代超级智能体的群体,应当允许他们身上有更多个性化的风格,而不是严格用CEO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共识

  这是2025外滩大会一个别开生面的设计:9月12日,这里迎来首个“全球主题日”。新加坡金融科技节、香港金融科技周两大亚洲顶级行业盛会的主办方首次来到上海外滩大会舞台,在推动金融科技全球对话方面迈出新的一步、达成更多共识。

  多场高级别对话释放出明确信号: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合规发展下的稳健创新、区域协同下的合作共赢,已成为引领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共识。“三巨头”还认为,金融科技已走过概念普及阶段,核心任务是推动技术在具体产业场景中落地生根,创造实际价值。以人工智能为例,金融科技视角的讨论焦点已从技术潜力转向应用效益,要关注AI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强化风险控制、优化商业决策等方面的潜力。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主办方GFTN的论坛聚焦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跨境金融创新。GFTN集团首席执行官Sopnendu Mohanty认为,亚洲新兴市场有多个特点:一方面,“市场大、步伐快”形成一种对新科技开放和积极尝试的市场文化;另一方面,大量传统产业领袖正积极寻求数字化变革,跨产业协作让技术更务实更大规模地助力产业增长。

  这样的共识,弥足珍贵。今年外滩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重塑增长”,在主办方看来,创新不仅是增长的驱动力,更是增长的范式改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程仕军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底层逻辑,它不仅提升服务效率,更成为构建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力量。

超越

  2020年,上海首次举办外滩大会,开启“金融科技”这一有着关键意义的旅程。也是那一年,《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在金融科技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都处于跟跑状态。然而,从移动支付开始,以上海为代表的国内城市,以金融科技的模式创新、应用创新为突破口,开始追赶全球领先水平,时至今日,超越越来越多。《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显示,上海连续两年总体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这一点,在2025外滩大会上得到印证。AI驱动的创新型金融科技产品不断涌现,9月11日,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首个“AI付”,率先打通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而在早些时候,支付宝和Rokid、雷鸟、小米等公司合作,让智能眼镜可以“看一下支付”。外滩大会期间,连雷军都来“凑热闹”,一边开车一边点了杯脱脂拿铁,“2030年的支付”已提前变成当下的“最时髦”。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大会期间,有30多项科技成果是首次亮相。有专家认为,得益于这些创新,金融科技行业正呈现从“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到“Copy from China”(从中国复制)的转变。近年来,国内金融科技行业向全球开展技术和模式输出的案例越来越多,比如,安全风控产品ZOLOZ可实现用户全自助、无人工干预完成“在线身份认证”,将原本至少一周以上的注册时间,缩短至3分钟。如今,ZOLOZ技术已服务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多国金融App的第一道门禁。

  发力金融科技,上海全力加速。去年9月,上海出台《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不仅立下时间目标,也明确支持金融科技原创性技术研究,包括人工智能、云原生、区块链、隐私计算、量子计算等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

  随着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更多超越正在实现。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