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零碳园区催生新一轮“综合能源服务热” 谁在抢滩万亿级风口 ...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累翻了!上月中一个周六晚上十点多,正陪一家车企客户吃饭,那边领导电话就打来了,质问为什么友商拿下了浙江某酒店合同能源管理的大单。”

  国内头部城燃公司综合能源业务负责人周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今年初从一家房地产企业跳槽到现公司后,他几乎没完整休过一天假,吃饭和客户一起、睡觉在出差的飞机上,是生活的常态。

  “可以说现在任何一家头部能源公司都在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争夺各大行业的头单,以此推出标杆项目。慢了,肯定不行。”他说。

  自2015年电改9号文正式提出“综合能源服务”(下称“综能服务”)概念至今,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多重共振下,综能服务从概念炒作向实质应用转变。除了能源企业外,制造业巨头、科技型公司、地产乃至消费品企业也加速入场。今年,在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政策支持,以及AI技术发展的加持下,新一轮“综能服务热”悄然催生。

  谁在涌入综能赛道

  在四川资阳,宁夏铸造企业共享集团在此引进了全球首条3D打印铸造生产线,并落成投产全国首座采用全3D打印成型技术的智能化工厂。如今,这座曾经的示范标杆工厂已换新颜,借助综合能源管理再度实现智能化升级。

  能源粗放式管理曾是资阳生产基地的核心痛点。眼下,在该工厂的控制中心,动态变动的水电气消耗量、实时核算的碳排放指标,各项可视化数据在能源管理大屏上一览无余,一旦设备能耗出现异常将自动触发系统预警,基本实现了运维的无人值守。

  上述整套能源管理系统由西门子能源提供。自该系统投用后,资阳生产基地单位产品能耗逐步降低,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持。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永新看来,这不仅是一套节能系统,更是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

  “结合能源消耗,我们能判断出设备的健康状况,并结合峰谷电价等因素优化能源使用,但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准确记录能源消耗数据,还要实现预测功能。”西门子能源大中华区低碳工业集团工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秦政以生产计划阶段为例,称提前预估所需能源,据此优化能源组织和调度,将成为团队下一步重点推进的方向。

  西门子能源提供的能碳管理服务,背后是一个蕴藏万亿级扩容潜力的庞大市场——综能服务。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2020-2025年是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规模将增长到0.8万亿-1.2万亿元;2035年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规模约在1.3万亿-1.8万亿元。

  综能服务的核心在于能源品种的多元化协同供应,将区域内电力、燃气、热力、冷能、可再生能源等子系统有机耦合,从而达到多能互补、梯级利用与智能调度的目的。“背后需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AI等物理信息技术与创新管理模式来实现。”兆瓦云创始人刘沅昆表示。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综能服务也会匹配相应模式。比如高能耗工厂要进行设备升级和建筑节能改造,通常会选择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服务商全程负责能源审计到设备维护,合同期内与客户按比例分享节能费用,合同到期后设备和后续收益都归客户。

  而像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场景,服务商主要靠专业的设备运维帮用户降低用能成本,客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全托管(覆盖能源相关全流程)或半托管(仅负责设备运维)模式;有节能改造需求的中小企业则更适合设备租赁模式,用户不用先花大价钱采购设备,只需按期交租金,减轻了初始投资压力。

  当前,节能改造是多数企业对综能服务的刚需。以浙江某电芯企业为例,其生产基地一年制冷费高达3000万元。该项目的碳中和解决方案由AI能源管理创业公司链宇科技提供,一期能源系统改造正在实施过程中。此前,该公司已通过其能源管理SaaS平台为多家商业综合体优化能效,年节省电费近百万元。

  从行业玩家看,燃气和发电企业、电力装备企业、虚拟电厂运营商、房地产公司都在涌入综能赛道。据刘沅昆观察,进入综能服务市场的玩家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以技术驱动取代资源依赖,二是以场景深耕取代规模扩张;三是盈利模式从“能源差价”转向“服务溢价。”

  例如宝钢将触角延伸至光伏、风电、氢能等领域,专门为自身低碳冶炼场景匹配能源解决方案;阿里、百度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也在搭建能源服务平台,力图通过技术优化能源管理效率;户用光伏龙头正泰安能则通过抢滩综能服务新赛道,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节能降碳是刚需

  “综合能源服务并非新业态,而是能源服务的迭代升级。”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工业平台负责人许季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发展历程看,综合能源服务经历了萌芽(2010-2016年)、市场培育(2017-2021年)和商业推广(2022年至今)三大阶段,政策驱动业态演进。

  综能服务真正商业化始于2022年。这一年,综能服务首次被纳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伴随电力市场加速建设、AI算法广泛应用、新能源设备成本不断下降等核心要素不断成熟,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成长。

  “当下核心变化体现在,服务内容从单一节能向‘电能碳’协同管理转变,技术路径从传统向智能升级,市场竞争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许季刚称,在商业推广新阶段,市场玩家更为多元,形成传统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技术公司、售电公司等多类主体,倒逼行业专业化竞争。

  今年,随着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快速演进,市场正掀起新一轮“综能服务热”。

  周晓称,老板每天浏览友商的微信公众号,还有行业垂直媒体报道。哪家公司签了大单,或是行业切入强势新玩家,就会把链接发到群里。二季度开始,一周平均能有两三天早起看到群通知心里咯噔一下。

  6月印发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成为此轮风口的催化剂。通知明确支持能源综合服务商参与零碳园区建设,要求园区可再生能源供给占比在50%以上,并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这对提供多能互补的综能服务商而言恰是新机会。新奥能源(02688.HK)副总裁、泛能业务负责人程路表示,全国在建的零碳园区普遍将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摆在优先利用位置,这与传统以能源成本或供应可得性为主要考量的思路大不相同。新奥过去在向用户提供综能解决方案时,能源清洁和低碳化是首要原则,因此更好切入。

  市场需求升级也成为重要契机。刘沅昆指出,一方面,企业正面临较强的降本增效和能源结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负荷侧碳排放考核从软约束转向硬指标,企业碳减排压力加大,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运用综合能源降低碳排放,已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以共享集团资阳生产基地为例,其与西门子能源未来合作方向是在能源管理中进一步向碳足迹管理延伸,应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DigiPlant iEMS)帮助供应链节能减排。共享集团每年约有四至六成产品出口海外市场,面对2026年欧盟正式实施碳关税征收,公司压力较大。

  “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等国际机制的实施,供应链压力将迅速传导至中国制造业企业,”碳减排将更加紧迫。李永新表示,公司与西门子能源在能源管理、减排路径上的合作探索,不仅提高了对碳管理问题的认知和管理水平,也使产品未来能以更低碳方式生产,进入欧盟市场,并为铸造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碳管理模式。

  如何跑通商业模式

  综能服务热潮下,行业参与者们如何盈利是市场关注焦点。不同企业依托各自资源禀赋,探索出多样化商业模式。

  以新奥能源在广东省肇庆市墩煌纺织染整公司的综能服务为例,2019年,新奥将该纺织厂定型机的供蒸汽模式改为直燃,提升设备能效;2022年又先后为该厂投资建设了屋顶光伏,实施空压机设备节能改造和染缸工艺改造,并于2024年开展泛能微网业务,统一管理上述设备,实时监控运营数据、提供运行策略,将供能与客户生产融合。通过投资设备并进行节能改造和精细化运维管理,墩煌纺织用能成本下降了14%,节约蒸汽、电费支出约400万元。新奥也通过签订长期合同,与客户分享节能成本,获取了比此前售卖天然气更高的价差收益。

  链宇科技则采取轻量化投资模式,为客户加装控制器、传感器等设备,借助公司AI算法平台进行能源资产优化管理,其侧重点是工业与建筑中能耗占比在三至五成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

  “如果单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费用每年在200万元以上,我们能为客户节省15%的能源消耗,就会带来约30万元的利润空间。”谈及客户筛选标准,陈欢表示。

  可以看出,综能服务主要分为轻资产、重资产投入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许季刚细分出四类商业模式,包括投资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设备获取长期收益的重资产集成类,专注节能改造、运维托管等专业服务的轻资产服务类,通过数据和技术平台整合资源的平台化模式,以及结合重轻资产优势,实现“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的混合模式。

  “从赚钱能力看,轻资产模式执行层面资金体量小、灵活性强,重资产模式前期需要大量设备投资,但长期收益潜力大,现金流更稳定,天花板也高。”据刘沅昆观察,综能行业正从单点投资转向“轻重结合”的商业模式。

  许季刚亦看好轻重混合模式,“以轻资产服务建立客户关系,通过重资产投资形成核心竞争力,既能快速切入市场,又能获得长期稳定收益,这也是头部企业普遍采用的策略。”

  在行业人士看来,综能服务商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资源禀赋、政策适配性和场景深耕能力。随着技术发展、电力市场化进程推进,未来行业玩家的业务竞争将集中在运营与交易能力上展开,其中AI大模型与专家系统融合、核心数据资产建设以及多能融合系统优化或是关键。

  “AI在综能服务领域推广价值显著。”许季刚指出,AI技术复制性强,通用算法框架可快速适配不同场景;且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虚拟电厂推广,AI预测优化需求激增,特别是在传统节能运维领域,AI将成为服务商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工具。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刘沅昆还建议综能服务商拓展增值服务,参与碳市场、绿证交易等拓宽边际收益;同时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以此打通行业推广壁垒。

  周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所在的公司自2023年起高薪聘请跨专业资深从业者,目前已从钢铁、医药、纺织等行业“挖”到了9名从业时间在20年左右的行业专家。“这将为我们的智能能源优化平台搭建宝贵的专家经验系统。”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周晓为化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