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座次微调:头部增速放缓 “后浪”借势崛起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随着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25年半年业绩,国内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打拼”成果已经基本披露完毕。

  从利润表现来看,除未披露具体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以外,20家消费金融公司在报告期内净利润全部为正。不过,在盈利能力向好的同时,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持续性的趋势变化,比如,头部机构连续出现资产规模微降、腰部机构快速发展等。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针对个人消费贷款额度、贷款期限都进行了优化。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在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及金融科技深度渗透的多重驱动下,多数机构不仅资产质量稳步向好,盈利能力亦同步增强。

  头部规模增速放缓

  从数据来看,头部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延续了上一季度的缩减趋势。

  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总资产规模排名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四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3064.70亿元)、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消金”,1577.22亿元)、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金”,815.39亿元),相较于年初分别下滑2.32%、3.68%、0.71%。

  而在2024年年度,招联消金、兴业消金的总资产规模也出现微降。

  招联消金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面对行业风险上涨,公司主动调节优化资产结构,压降存量风险,构建可持续经营的客群结构,信用减值损失下降17.7%(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拨备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当前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增速的放缓,多半是基于对自身风险角度的把控所致。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也提出,消费金融公司主动缩表,可以更聚焦于优质客群,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优化资产结构,以更好地防控信用风险。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2025年上半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呈现出较好的增长韧性。一方面,持牌消金公司在面临2024年的盘整过后,商业模式、客群策略均有所优化,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加强;另一方面,2025年以来各类促进消费、提升额度的政策利好为持牌消金的发展带来了优良契机,部分头部机构出现缩量,主要是不良资产等一些历史包袱因素存在影响。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招联消金业绩延续下滑,主要受前期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调整业务结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导致规模扩张放缓。

  腰部机构借势崛起

  本次半年报中,曾经的老牌头部机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680.99亿元的资产规模滑落至行业排名第七位置。

  而顺势崛起的则是消费金融“后浪”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银消金”)。数据显示,宁银消金在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达到701.02亿元,位列行业第六,营收增幅9.69%,与此同时净利润增幅26.26%。

  宁银消金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一方面继续锚定目标客群,不断探索新市场、新模式和新方法,加快贷款投放。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数据查询策略、提升费用使用效能等措施,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构建分层风控体系强化资产质量管理,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三年左右的“新军”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银法巴”)在上半年也实现了总资产规模、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稳步上升,其中,净利润达到1.43亿元,增幅达到97.36%。

  南银法巴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围绕家装、家电、车位、旅游等消费领域,进一步助力市场消费提振与居民消费升级。

  王蓬博表示,从已披露的半年业绩来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整体呈现中部崛起的趋势,行业增速趋于平稳。他认为,这反映出消费金融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新阶段。

  不过,苏筱芮同时提到,半年报当中有部分机构总资产排名出现变动,表明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从去年以来的业绩表现看,部分城商行系持牌消金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需关注到,部分消金机构借助助贷模式实现快速扩张,尽管规模增长表现亮眼,但其资产质量、自营能力仍与传统头部机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股东赋能作用显现

  在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股东资源优势也逐渐在一些消费金融公司身上“显影”。

  在谈及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时,南银法巴表示,公司与股东方IFC紧密合作,开展行业绿色可持续消费金融模式探索。同时,公司围绕“工作、生活、消费、社交、休闲”等五大场景大力拓展服务渠道。

  数据表明,虽然兴业消金总资产规模相较年初微降,但是其净利润同比在上半年实现了213.36%的增幅,这一增幅行业排名第一。公开资料显示,兴业消金第一大股东兴业银行(601166.SH)在业务拓展、资金融通、资本补充、风险管理以及人才队伍等各方面对兴业消金都多有支持。

  背靠邮储银行(601658.SH)的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金”)同样在上半年表现亮眼。邮储银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旗下中邮消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72亿元,同比增长6.95%;实现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165.97%。上半年该公司贷款综合定价较上年年末下降21个基点,发放1038亿元普惠贷款。

  中邮消金对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伴随国家“消费促进年”政策落地显效及经济温和复苏,消费金融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中邮消金聚焦居民合理消费需求,落实政策导向,助力消费市场,赋能居民生活。

  头部规模缩量的情况也未在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消金”)身上体现,在2024年、2025年上半年,中银消金以791.51亿元、817.03亿元的资产规模取得持续增长。

  中银消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银消金全面支持扩大内需,推动业务模式和客户结构的深度转型,增强服务的便利度和可持续性。

  记者看到,在今年7月公布的中银消金评级报告中,中银消金已经与中国银行联动研发信用消费贷款产品,目前为其线上自营业务及行司联动的重点产品。

  王蓬博表示,老牌消金业绩的稳固向好,普遍得益于其依托母行的资金支持、渠道协同和品牌信誉,使得消金公司在客群下沉与数字化转型中稳步推进。

  此外,在苏筱芮看来,消金机构加大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展,通过公开融资渠道获取到更低成本的资金,从而为盈利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