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小京”与主播一起为嘉宾讲解北京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丰硕成果;浦发银行引入的星动Q5机器人在展台上随着音乐演绎起了太极功夫;工商银行的“公积金数字人”与新版公积金联名卡一站式办理设备形成“黄金组合”……走进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厅,科技与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日,来自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支付清算等领域的近百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此次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上亮相,多维度、全方位呈现了中国金融业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果。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记者感受到,人工智能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成为本届服贸会金融展厅的亮点。 在中国工商银行展位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工小晶”不仅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观众流畅对话,担任“讲解员”,还可依托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灵活穿梭于展台之间,为观众精准引导展区路线,让金融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触达”。 中国工商银行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小晶”的硬件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完成的,软件方面则搭载了由中国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工银智涌”大模型。 “为参加本届服贸会,在原有大模型基础上,‘工小晶’还进行了一些新语料智能训练,以更加适应展会场景。”该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中国工商银行会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和应用。 网联清算公司首次在服贸会展台设置实时交易数据直播展示区,让参展观众直观感受全球交易笔数最大的零售支付清算机构面对海量支付交易时,如何通过“三地六中心”分布式云计算架构保障网络支付体系的高效运转。记者从网联清算公司了解到,2025年除夕,网联清算平台处理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达11万笔/秒,创峰值历史新高。2025年8月29日(农历“七夕”),网联平台单日交易笔数达37.1亿笔,创单日交易量历史新高。 从服贸会现场不难看出,当前金融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AI已从边缘辅助逐步进化,并在风控、财富管理、智能交易、数字员工等更多业务场景发挥作用。 服贸会期间,第七届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同步举行。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表示,从当前实践来看,大模型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技术,其应用覆盖银行全业务链条、驱动全场景创新。 邢炜建议,后续应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职能横向协作和扁平化管理,建立“内生+外包”的数字金融事业群;强化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韧性,探索建设金融业可信数据空间和行业智能算力公共平台;多措并举优化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汇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复合型人才;建立互惠互利的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鼓励大型银行及金融科技公司向中小银行输出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
4 小时前
4 小时前
4 小时前
4 小时前
5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