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您一道菜,可以给一个五星好评吗?”“帮您免单,可以帮忙删除差评吗……”当店员恳切地对顾客发出类似请求,并附带一定的利益让渡时,大概率不会遭到拒绝——这是点评类应用评分失真的重要来源场景之一。 点评平台赋予用户的话语权,通过长期积累构成了针对商户的量化评价体系;但当下包含一定情绪和随机性的评价,难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回溯,从而造成了评价体系失真现象和诸多消费争议。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9月10日推出的高德扫街榜,力图直击上述痛点,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用户评价同信用和行为两大要素挂钩。一方面,高德扫街榜对用户发言权的极低门槛特性进行纠偏,引入了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为可信评价加权,有利于过滤恶评和噪音。 另一方面,在主观评价之外引入客观变量——行为。正如网友的辣评“嘴会骗人,但脚不会”,高德地图的长板在于导航服务。通过出行、到店等真实数据,高德推出了“轮胎磨损榜”“回头客榜”等,这些“用脚投票”的真实行为榜单,比起纯主观评价的榜单更取信于用户。 从用户行为上看,高德扫街榜也有其长处。例如,消费者专程远距离前往某家小店,用餐后离开,其行为会纳入“轮胎磨损榜”,成为商家的评分因子之一,省去了用户“绞尽脑汁想评价词”“不好意思拒绝店家”等尴尬。另外,从搜索、导航到消费,用户无需跳转其他应用,全在高德地图内完成,也符合当下的用户习惯。 此番高德地图高管还公开承诺“永不商业化”,并推出了“烟火好店支持计划”等中小商家扶持活动。总体上看,高德扫街榜的创新在于将评价机制从“主观表达”向“客观行为”倾斜,并配套了用户信用体系识别、反商业化承诺以及中小商家的扶持计划等,其愿景在于解决点评信息失真、商家困于流量内卷等问题。 作为初次登场的新产品,高德扫街榜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例如,其过度依赖导航行为数据,可能导致交通便利的“司机食堂”店铺受捧,导航数据不全、交通不便的商家难以受惠;地图类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风险,此次承诺“永不商业化”,或进一步带来运营成本压力……高德扫街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还需克服多重障碍。 今年以来,本地生活赛道鏖战不止。随着即时零售的“补贴大战”告一段落,围绕点评功能的竞争或再起波澜。令人欣慰的是,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正从粗放的“抢流量”“拼补贴”,转向对“真实”“信任”“品质”等核心价值的深度构建,这是一条更考验平台内功的道路,也更能让消费者真正放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
昨天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