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市场对高压密磷酸铁锂的需求快速增长,众厂商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9月初,德方纳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在目前的产品结构中占比已达20%-30%。 值得注意的是,德方纳米还透露,该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今年7月,富临精工公告称,该公司与川发龙蟒共同签署协议并设立合资公司,拟投资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今年5月,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迭代,目标适配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储能大电芯等高端需求。 高压密磷酸铁锂是新的技术趋势,通过提高材料的压实密度,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新的需求。目前市场上该材料供应偏紧,并享有不小的市场议价。 磷酸铁锂迭代路径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用户对长续航、高快充的需求日益增长,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快充电池产品,成为各电池厂商积极布局的重点;同时,储能电池超着300+Ah大容量产品方向不断演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也因此朝着高压实密度的方向快速迭代。 从技术迭代路径来看,根据粉体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可分为五代。第一代压实密度为2.1-2.3g/cm³,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第二代压实密度为2.4-2.5g/cm³,第三代为2.5-2.6g/cm³,这两种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第四代为2.6-2.7g/cm³;第五代则为2.7g/cm³以上。 业内通常将压实密度达2.6g/cm³及以上的磷酸铁锂,定义为高压密产品,即第四代及以上磷酸铁锂材料。“高压密磷酸铁锂能够在相同体积下增加活性物质含量,从而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和快充性能,同时降低综合成本。”业内人士表示。 高压密磷酸铁锂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其生产需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新增二次烧结,对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材料大小颗粒的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目前以磷酸铁法二烧或草酸亚铁法生产高压密铁锂为主。 从市场供应来看,目前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形成有效供给,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业内可供高压密磷酸铁锂的企业主要是富临精工,2025年湖南裕能等企业或将扩大供应,预计2025年行业需求和供给分别为73万吨和78万吨。 据市场数据,压实密度在2.65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每吨可获得1000元~2000元的产品溢价。 众厂商争相布局 截至目前,富临精工、德方纳米、湖南裕能、龙蟠科技、万润新能、安达科技等众多磷酸铁锂制造商,都已布局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但在技术能力和产能供给方面有较大差异。 从技术发展进度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处于第四代产品期。湖南裕能表示,该公司YN-13系列属于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具备超高压实、高容量、满足快充等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从而更好地满足高端动力和高端储能应用需求,YN-13系列产品已通过重要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今年3月,龙蟠科技推出其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压实密度大于2.6g/cm³,采用特殊的烧结工艺,可有效降低成本。龙蟠科技表示,2025年该公司将提高高压密产品比例,并将其视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目前万润新能已掌握压实密度达2.6g/cm³的第四代产品技术,实验室阶段更高代际产品正在研发。安达科技表示,其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研发正在稳步推进,粉末压实密度达到2.60~2.65g/cm³。 据富临精工透露,其子公司江西升华现有高压密磷酸铁锂年产能30万吨。2024年富临精工锂电正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48.29亿元,同比上升71.99%,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占比100%;2024年,其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为14.42万吨,产量12.82万吨,产能利用率高达88.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宁德时代将向江西升华支付5亿元预付款,用于富临精工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建设,并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每年采购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产品。 在新产品方面,据悉德方纳米开发出的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75g/cm³以上。湖南裕能表示,该公司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正在积极研发中,进展顺利,该款产品可进一步提高产品压实密度等性能。 在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下,高能量密度、快充等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长期技术趋势。不难想象,未来高压密产品在磷酸铁锂市场中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掌握核心生产工艺,且有能力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将占据主动地位。 |
18 分钟前
18 分钟前
19 分钟前
19 分钟前
19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