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太钢不锈股价出现下跌,截至10日14:36分,太钢不锈跌0.75%,报3.95元/股。 太钢不锈9月9日公告称:公司为加强与投资者的交流,促进投资者对公司基本情况及 2025 年半年度经营情况等方面的了解,公司定于 2025 年 9 月 11 日(星期四)15:00-16:30在全景网举办 2025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参与本次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消息面上:8月29日晚,太钢不锈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公司坚持“四化”发展方向、“四有”经营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高精尖特产品研发力度,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能力建设,不断拓展算账经营的深度广度,推进精益运营和整合协同,内涵式效率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实现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6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大增18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16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5721.35万元,不仅实现扭亏为盈且增幅达652.96%。 太钢不锈在其半年报中介绍:公司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从事不锈钢及其它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属、铁合金、金属制品的生产、销售;钢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等业务。公司主要产品有不锈钢、冷轧硅钢、碳钢热轧卷板、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等。电磁纯铁、超纯铁素体、双相钢、高碳马氏体、无磁钢、铁路客货车用钢、火车轮轴钢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公司坚持以新制胜,重点产品批量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软态不锈钢精密箔材(手撕钢)、笔尖钢、高锰高氮不锈钢等新产品为我国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钢不锈在其半年报中提及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显示: (一)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创新平台,拥有不锈钢行业一流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和健全完善的 SBU(战略业务单元)、PET(产品拓展团队)管理体系,建立起了“揭榜挂帅”机制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抵押机制,形成 800 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专有技术,主持或参与完成我国超过 70%的不锈钢板带类产品标准。 (二)品种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坚持“四个面向”,发挥科技创新和全流程不锈钢生产工艺等能力与优势,持续加大首发产品研发力度,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钢铁产品集群,不锈钢产品涵盖板带型线管全系列、超宽超厚超薄极限规格,笔尖钢、手撕钢、铁路用钢、双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硅钢等高精尖产品享誉国内外,构建起了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引领行业产品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下游行业迭代升级用钢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领先 公司高标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成为全国首批全流程超低排放 A 级企业的基础上,持续致力于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完成高炉热风炉、热轧加热炉等烟气排放深度治理,环境绩效优于环保A 级。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与资源循环利用,获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工序/设备”。研发应用节能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打造出钢铁冶炼 CO2捕集+CO2转炉顶底复吹能源化高效利用+CO 高含量尾气再利用技术路线。建成不锈钢行业首个双碳智慧信息管理平台,集成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碳数据追踪、碳足迹评价等六大功能模块,实现了碳排放精准核算及多场景动态模拟,满足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合规要求及用户对产品碳信息数据的需求。加强低碳品牌建设,完成三类低碳不锈钢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和7 份不锈钢产品环境声明(EPD),为客户选择低碳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智慧制造赋能提效 公司构建起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慧制造体系和数字化经营管控体系,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 86%,设备远程运维系统对1.9 万余台设备实现24小时监控,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专项工程,精益制造能力持续提高;推进AI技术与钢铁制造的深度融合,自主研发的“AI 智慧炼钢助手”系统,构建起了“数字孪生驾驶舱”,实现智能风险预警、动态工艺优化和知识图谱应用;利用 AI 大模型优化排产,建立订单分类分级体系,战略订单交付周期缩短 20%;推进产业链生态融合,与战略客户实现产品数字交付;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应用创新,实施“工业大脑”攻关项目,推进数模建设,实现数据价值、资源协同、生产效率、经营决策、商业模式等的多重突破,智慧制造由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集成化。 (五)协同效益凸显 公司科学确定太原本部、太钢鑫海公司、天津天管公司三大生产基地的定位分工,持续深化“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研发、统一制造管控、统一财务、统一数据标准”的具有不锈钢专业特色的“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与体系建设,推进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的集中管控与一体化运营,促进资源能力的高效协同与充分共享,整合协同效应持续显现,运营效率和价值创造水平显著提高,高效响应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价值创造的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 (六)资源保障坚实有力 太钢集团具有年产 1300 万吨铁精矿粉生产能力,铁矿石、冶金辅料具备“自给自足”能力,在镍、铬、煤炭等资源方面与业内领军企业缔结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为公司钢铁生产提供可靠、稳定的资源保障。 对于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太钢不锈在其半年报中表示: 面临的风险: 1、钢价低位波动运行给公司提升经营绩效带来的挑战 上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钢材价格震荡下行,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6 月末跌至89.51点,为近年以来最低水平。下半年,多部门联手整治“内卷式”竞争,对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难以快速扭转供需基本面,价格仍将承压,国内钢材价格高点或将低于上半年,给公司提升经营绩效带来很大挑战。 2、美国对等关税及钢材出口主要目的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给公司经营造成的风险美国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措施,越南、韩国等国家对我国钢材产品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冲击我国钢材产品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影响到国内钢材市场的供需平衡,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 3、全球镍资源主要供应国政策变化给公司关键原料供应带来的风险 全球镍资源主要储量国和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推进实施的特许权使用费调整、动态定价机制、数字化监管、配额调整等政策,推高了镍矿及镍铁成本,影响着公司镍原料的供应和成本控制。应对措施: 1、深化产品经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加强与下游客户的交流沟通,及时捕捉客户需求信息,加大创新产品开发,构建更为突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强化算账经营和精益运营,全方位深入挖潜降本,加强产线优化和基地间的协同,着力提高运营效率,创造更大价值。2、加强海外市场渠道建设,深化与海外客户的合作,为海外客户提供更具价值、更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同时,大力开发“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降低美国对等关税和其他国家贸易保护政策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冲击。 3、优化采购策略,建立多元化的镍资源采购渠道,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库存管理,缩短库存周期,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保障镍资源的稳定供应,防范镍成本风险。 太钢不锈8月15日公告,公司已完成回购注销1066.58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回购前总股本的0.1869%。此次回购注销涉及247名激励对象,因业绩目标未完成、退休或岗位调动等原因不再符合激励条件。回购总金额为3781.42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57.07亿股减至56.96亿股。 一德期货表示:短期消费增速略有修复,但过剩格局以及高库存压制盘面上方空间受抑,镍暂维持区间操作;预计成本支撑叠加下游消费进入“金九”传统消费旺季,不锈钢下方空间或将有限,后期关注旺季下游补库进展。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我国钢铁行业全球竞争力强,但盈利能力弱,有望成为本轮“反内卷”指向的重点行业。近期,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再次强调了“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预计9月钢铁行业限产或将加快、加力落地,随着限产执行的深入,行业即将进入以利润为核心的业绩周期。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2月8日,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且7月18日再次提及“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我们认为钢铁板块的盈利有望修复到历史均值水平,钢铁股的PB也有望随之修复。但建议防范期货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