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铜业:聚焦主业 以创新实干筑牢发展根基

来自: 金属要闻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近年来,广晟控股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山东中金岭南铜业(以下简称“中金铜业”)锚定建设国际一流铜企的战略目标,直面行业“寒冬”,聚焦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持续发力,通过质检中心升级、环保设备迭代、智能装备提效、资源利用提质等关键举措,在推动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上持续突破,以创新实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质检中心升级,以“精准检测”护航提质增效。近期,中金铜业质检中心完成新址搬迁,实现检验和化验一体化整合,效能获得全面提升。新实验室以“功能分区、衔接流畅”为核心,划分前期处理区、高温熔融区等独立操作区间,按样品流向设接样室、待检区与储存室,兼顾小组独立作业与协作需求,大幅优化作业流程,为应对检测增量、提升检测能力奠定基础。设备更新的加快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通过引进固体进样测汞仪、X荧光光谱仪等先进设备,以更精准可靠的数据,为生产经营提供支撑。

环保设备迭代,以绿色工艺助推转型升级。中金铜业电解系统近期完成“酸雾吸收塔+电除雾”环保系统升级改造并投用。传统酸雾塔存在吸收效率低、碱液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新系统投运后,通过工艺升级,酸雾吸收塔喷淋均匀雾化效果好,酸雾经电除雾器利用高压静电场收集酸雾颗粒,除雾效率高,不用加碱液吸收,运行成本降低、效率大幅提升,有力保障生产稳定,助推公司绿色转型升级。

智能装备提效,以无人行车赋能智慧工厂。为助力智慧工厂建设,熔炼系统备料车间10T1号行车完成智能升级改造并验收投用,为“两段短流程炼铜工艺”注入活力。近年来,原料复杂性、多元性提升,使备料车间抓配料工序强度与复杂度增大。作为关联科学配矿、生产效率及成本的关键设备,传统人工行车受环境、劳动强度影响,精准度与反应速度受限。此次升级依托现有设备,将传统电控系统改造为融合传感器、智能算法与远程监控技术的智能无人行车系统,可自主完成物料抓取、定位与路径规划。改造后,每班作业人员从3名减至1名(仅负责远程监控与应急处理),人力成本节省约60%,同时提升了设备利用率。

资源利用提质,以党建引领破解行业困境。面对全球铜矿资源紧张、公司冶炼产能与复杂矿料占比提升的挑战,中金铜业党委聚焦“铜冶炼主业资源高效回收”核心目标,以“党建+‘中金法’铜炉渣尾矿含铜指标优化提升”项目为核心抓手,在渣选系统快速构建“1+N”党建引领体系,1个党委统筹,N个党支部协同,党员骨干积极投身缓冷调控、碎磨优化等关键环节,形成集成化技术体系。党员突击队以“有解思维”攻克技术瓶颈,摸清伴生元素对炉渣的影响,优化缓冷参数;以“优解思维”优化碎矿设备参数,提升铜矿物解离度。截至目前,已解决10余项技术难题,1—7月份尾矿渣含铜同比降低0.019%。同时开展“师带徒”“团员青年承包机台”活动培育人才,激活全员动能。

展望未来,中金铜业将始终锚定国际一流铜企战略目标,直面行业“寒冬”,以“有解思维”破局、“优解思维”提质,在技术攻关与生产优化的进程中持续深耕铜产业。有效应对行业资源紧张、原料复杂、加工费低等行业困境,积极在检化验精度提升、环保工艺升级、智能装备迭代中主动寻策,在资源高效回收、产业链延链强链中追求卓越。同时,以“五心·五航”党建体系为引领,凝聚全员智慧,用创新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https://s.wcd.im/v/470opZ19l/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