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对于推动赛事经济发展,《意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作出安排,提出将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9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意见》主动破解一批长期限制赛事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释放发展潜力。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体育赛事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2021—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6%。 “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消费的热情高涨。”李静表示,“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等活动广泛开展,“浙BA”等赛事活动掀起消费热潮,“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数超过13亿。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消费逐渐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务院曾多次印发政策文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李静表示,此次印发的《意见》是适应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作出的新部署,在宏观层面上,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微观层面上,提出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这既是发展目标,也突出表明做强企业和赛事,是实现7万亿元目标的重要着力点。 五方面持续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对促进消费、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体育赛事如火如荼地举办。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表示,将主要从五方面持续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研制。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对赛事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和部署。研究体育赛事经济政策文件,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破解发展障碍。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全面反映赛事经济的成效。 二是促进赛事活动举办。聚焦联赛“含金量”,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职业联赛的建设,培育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自主IP赛事。持续举办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等高水平青少年赛事活动,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统筹和指导各地引入国际赛事,举办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等国际高水平赛事。 三是提升群众观赛体验。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赛事活动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开发提升观赛体验的智能体育产品和服务,拓宽观赛渠道,提高线下和线上的观赛体验。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可售(发)票数量,“苏超”赛场上座率持续高位,南京奥体中心连续三次刷新了现场观赛的人数纪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优秀职业经理人、解说员,壮大志愿者队伍。优化实施体育赛事实名制等管理,配合打击倒卖赛事门票等违法犯罪行为,为观众营造舒适的观赛环境。 四是促进赛事融合发展。深挖赛事与文化融合潜力,推出更多彰显中国风格的赛事文创、手办、数字藏品等。促进赛事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一日观赛,多日停留”特点,放大“票根经济”效应,系紧城市与赛事活动的人文纽带。推动赛事与商务协同发展,推广赛展结合的新模式,嵌入本地“土特产”销售,让赛事更加有滋有味。 五是守好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红线。严格实施“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加强对赛风赛纪、畸形“饭圈”文化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治理。围绕赛事运营、场地设施、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制修订。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赛事意外险、赛事责任险、赛事取消险等赛事保险,提升赛事安全的保障能力。 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到户外运动产业 户外运动产业是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强劲的领域之一。 《意见》提出,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以各地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办好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推出一批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促进低空体育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陈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部门研究出台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连续举办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并于今年年初报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下一步将会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从规划引领、目的地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继续推动打造户外运动产业新增长点。推动将发展体育产业和户外运动有关内容纳入“十五五”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把发展户外运动作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工作统筹部署。在总结现有发展成效的基础上,与体育总局共同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同时,锚定“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支持资源禀赋优、发展基础好、有积极性的地方,建设一批设施完善、服务优质、赛事丰富、国际知名的户外运动目的地,并适时开展宣传推介。 此外,统筹好中央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的资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加大信贷投放,通过“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基金等支持开展户外运动相关活动等,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到户外运动事业中来。 校对:陶谦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昨天 23:56
昨天 23:55
昨天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