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公司尝试转型的过程尚未完全见到成效,就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近期零食行业的半年报已纷纷出炉,但多家公司利润出现双位数缩水。主要公司中,洽洽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归母净利润8864万元,同比下滑73.68%;三只松鼠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22%至1.38亿元;甘源食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下降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0.50万元,同比下降55.20%。 界面新闻纵览财报获悉,原材料成本上涨与渠道费用攀升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洽洽食品在财报中表示,营收变化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外部渠道的变化以及一季度春节错期等因素的影响所致;而净利润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葵花籽和核心坚果原料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渠道结构等,加大了新品研发和势能渠道的费用投入,对公司利润情况产生影响。 三只松鼠在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公司利润方面受到两端挤压,一方面由于国际形势影响,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导致坚果产品特别是礼包的利润有所下滑;另一方面线上平台流量变化,费率有所提升。同时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加速日销品布局及终端渗透。 甘源食品则将业绩下滑归因于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毛利下滑,以及公司在明星代言、广告宣传、新品推广及渠道开拓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这也是甘源食品在三年高速增长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滑坡。 这番情况与2024年上半年形成对比,2024上半年,多数主要零食公司业绩均递上喜报,利润收获双位数涨幅。 界面新闻多方采访获悉,相比2024年上半年,零食公司所面临的外部渠道环境发生一定变化,这或许也是渠道成本被写在财报里、伤到利润的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零食渠道有增量,今年同比没有了。”一不愿具名的零食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去年的增量指的是如火如荼扩张的零食量贩店,当时零食品牌们均通过入驻量贩店,把产品铺设到了更多终端。 但据该人士,由于零食量贩店业态本身已度过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因此面向零食供应商的补贴与优惠也已缩小力度,这可能令零食品牌一定程度感到压力。“以前为了大牌做引流会去补贴,现在零食店体量大起来了,也是市场的一个话语权的转变吧。”上述人士表示。 能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印证该现象的是零食量贩店业绩的红火。 界面新闻自财报获悉,拥有量贩店品牌“好想来”的万辰集团在上半年总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504.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 鸣鸣很忙集团也在今年4月递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393.4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40.2%、282.2%;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88.1%、288.7%。2024年,鸣鸣很忙零售额突破555亿元。 而在此之前,这两大集团已经通过收购合并完成大幅扩张,旗下品牌成为市场上消费者最容易见到的零食门店,据双方上述文件披露,二者已经拥有共计超3万家店——直观来体现的话,他们合计的体量已经超过了咖啡行业内几乎门店无处不在的瑞幸。 此外,界面新闻获悉,零售行业大类的竞争下由连锁商超、线上零售平台推出的自有品牌零食,也一定程度上分割了零食品牌的客流。 例如眼下无论是在即时零售平台,还是线下的社区超市、会员超市,消费者均能购买到由商超自行出品的零食,果干、坚果、肉脯等是自有品牌的常备品。而零食消费的一个特点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如果在同样的品质保证下,更容易在逛超市的时候直接购买超市的自有产品。 实际上这一情况挤压到的不仅是零食行业,在代工选择趋向相似的背景下,任何门槛不高的食品企业都会承受压力。 譬如柚香谷CEO韩秀峰就在采访中表示:“即时零售平台在掌握了用户心智后,他们自己做 OEM品牌,不管是饮料也好,还是任何食品。这对品牌来说,是不是有实力,有没有原料,有没有产品研发能力,是不是自己生产,都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这是对品牌的洗礼。” 与此同时,线上费用率也可能正因竞争的加剧而攀升,是对零食公司过渡与调整韧性的另一重考验。 “从线上运营投流角度,如果一笔钱花得不值、转化效率不好,那它就是亏的。”一食品零售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说,据该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投流预算提高可能也有几种情况,例如对一年中的不同节点投放计划没做好,在需要投入的时候多投或者少投,一年下来都可能会影响到财报。再比如针对不同渠道、平台的投放预算发生改变,也会导致总投入的提高。 从这一方向来看,由于近年来普遍的价格竞争,消费者心智已被低价占据,而线上平台于消费者而言的特点就是价格透明、货架清晰,因此更是加重了比价行为。而在这样的环境里,零食品牌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保证产品的曝光与流量,另一方面需要保证价格优势,总体运营难度大。 整体上零食行业依旧在经受考验,供应链的转型优化、渠道增量的探索,都是接下来的功课。而除了外部因素,仍有企业在向内改革中承接动荡。 经历三年业绩波动的良品铺子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亏损9355.31万元。今年7月,良品铺子宣布引入武汉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并成为公司未来新的控股股东。这项交易目前仍有不确定性在。 在这之前的良品铺子经历了管理层变换与经营策略的摇摆,上半年良品铺子再关259家店,至财报发布时门店已收缩至2445家。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
昨天 23:24
昨天 23:23
昨天 22:12
昨天 22:12
昨天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