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宝马新世代iX3首发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其搭载中国电池企业所生产的4695大圆柱电池,使整车续航里程超900公里时,这场曾经由特斯拉在动力电池领域“引爆”的46系大圆柱电池技术革命,或将演变为全球主要电动汽车市场,布局新型电池技术路线核心战场的竞速。 这意味着,继美国车企特斯拉装车大圆柱电池后,大圆柱电池在全球范围的量产之路上,取得又一重大突破。这不仅承载着宝马电动化转型的希望,也折射出欧美部分车企在电池技术路线上的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业界关注的焦点莫过于,大圆柱电池能否撑起欧美电动汽车电动化的“野心”? 大圆柱电池引发电池技术变革浪潮 自2020年特斯拉首次推出其4680大圆柱电池以来,便在业内掀起了大圆柱电池研发热潮。 特斯拉押注大圆柱电池,旨在解决传统电池在能量密度、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瓶颈。资料显示,这种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电池,通过大直径圆柱结构、全极耳设计等,可实现电芯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使整车续航里程提升16%。同时,大圆柱电池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也有助于车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此背景下,大圆柱电池(4680/4695/46120等型号)还吸引了宝马、奔驰、通用等欧美主流车企布局。 不过,特斯拉46系大圆柱电池的量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最初规划到配套装车,已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技术打磨和产能爬坡,而且当前产能仍未达预期。这表明,大圆柱电池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工程化挑战远超行业预期。 宝马携手中国电池厂 有望加速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进程 据报道,宝马新世代iX3搭载的大圆柱电池,将赋能其第六代eDrive+800V高压平台,包括4695和46120两种型号。 资料显示,在大圆柱电池供应商选择上,宝马汽车已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和远景动力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形成深度合作。目前,这三家电池企业已在中国、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布局相关产能,并实现在部分地区的产品交付。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46系大圆柱电池稳定量产的企业,亿纬锂能此前就曾透露,其4695电池将配套BMW新世代iX3车型,充电10分钟可使整车增加300公里续航里程。 技术方面,据介绍,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采用其三大核心技术:全极耳技术使电芯阻抗降低60%,功率提高100%;硅基负极技术使NCM+Gr/Si电芯能量密度提高15%;定向泄压防爆技术,在极端条件下可以快速触发,在5s内可释放50%热量。 同时,其大圆柱电池产品已形成标准化、零膨胀、高强度三大优势,即可以跨车型跨载具快速适配,并可抑制负极膨胀,相比传统铝壳方形电池强度提高5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累计装车超6万台,量产交付规模据行业前列。 产能方面,亿纬锂能沈阳基地大圆柱电池产线,已于2025年6月进入试产阶段,将助力宝马新世代iX3车型未来量产交付。同时,其匈牙利电池基地规划总产能30GWh,未来将为宝马等车企供应其大圆柱电池,从而形成中欧双轨并进的大圆柱电池产能体系。 宁德时代同样积极布局,其计划自2026年起为宝马新世代纯电车型供应其46系大圆柱电池,以满足宝马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 据市场消息,宁德时代已规划8条共12GWh的大圆柱电池产线,技术路线覆盖4680/4695等型号。 远景动力无锡工厂首批46系电池已下线,并供货宝马全球平台;其沧州工厂也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宝马与中国电池企业紧密协作,将有助于确保新世代iX3的量产,同时还将带动大圆柱电池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 相比之下,特斯拉虽然率先推出其4680大圆柱电池,但在量产进度上仍稍显滞后。截至目前,特斯拉仍在努力提升其46系大圆柱电池的产能,尚未实现业界所预估的大规模量产交付。 业界人士指出,宝马汽车通过与三家中国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有望后来居上,或将率先实现大圆柱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大规模量产交付。这或将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赢得先机,也可为欧洲其它车企在动力电池技术布局上,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此外,欧美主流车企加速布局大圆柱电池,除了基于大圆柱电池性能优异、制造效率高等优势外,还有供应链安全的考量。为降低方形电池以中国企业为绝对主导的影响,欧美部分车企“拥抱”大圆柱电池技术路线,以期“弯道”赶超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随着宝马新世代iX3被推向市场,或将带动大圆柱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落地,这也将为欧美电动汽车和全球大圆柱电池市场带来诸多机遇。 当前欧美市场正形成“特斯拉+宝马”双引擎驱动格局,大圆柱技术路线通过电池性能突破和产业链重构,或将重塑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同时,除上述电池企业外,还有比克、云山动力、睿恩新能源、LG新能源、松下等国内外电池厂,都在加速布局大圆柱电池。这场量产装车竞赛,或将加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分化,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从“产能扩张”向“新电池技术加速落地”跃迁。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