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我国公共法律服务网“越织越密” 会上介绍,五年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规150件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并持续完善。
目前,我国有律师83万、仲裁员6.7万、公证员1.5万、司法鉴定人4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1.2万,每年办理各类业务4000多万件,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 “十四五”以来,我国律所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7家分支机构,服务公民和企业“走出去”。 以仲裁为例,五年来办理涉外仲裁案件1.6万件,标的额达到7300亿元,其中2024年受理4400多件、标的额近2000亿元,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0%和136%,我国已逐步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 “高效办成一件事” 我国公证服务更便民、更高效 “十四五”期间,司法部大力推进公证便民利民,全面提升公证可及性、便捷性和公益性。近年来,司法部部署开展了“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同时,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采取务实举措,全面提升公证服务质效:
给执法“立规矩,装监控” 我国推动行政执法常态化长效化监督 “十四五”期间,司法部推动31个省(区、市)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创新监督方式,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推动对行政执法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其中包括:
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治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十四五”以来,司法部持续加强法律制度供给和行政执法监督,以法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持续凸显 “十四五”期间,司法部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责编:兰宇琪 一审:兰宇琪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25 分钟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