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构建女性赋能ESG生态刻不容缓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国际劳工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岗位:一份完善的职业暴露风险全球指数》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AI)对全球工作岗位的潜在影响,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有很大不同,估计受自动化影响的女性劳动者比例是男性的2倍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许多领域进入平权化时代。过去门槛较高的专业培训,如今通过与AI共创,让门槛大幅降低。自媒体与短视频时代也让普通人的创造力得以展现。”在“2025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上,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更多女性应提升对科技的好奇心,主动学习并拥抱AI技术,借助技术增强自身职业竞争力,或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构建女性赋能的ESG生态

  女性发展已不是孤立的社会议题,而是ESG“社会维度”的核心载体。

  杨澜介绍,基于联合国社会调查与分析报告,AI对女性集中行业的冲击大于男性集中行业。例如女性就业率较高的服务类、客户服务类、商业营销类工作,以及基础助理、研究类工作等较容易被AI取代;而具备综合性、决策性的工作,则较难被AI长期取代。

  但与此同时,新的市场机会也在涌现。“例如大健康领域,以及需要人际社交、情感共鸣与互动的行业与职业,正快速发展,而女性在这些领域具备天然优势。”杨澜分析称,危机与机遇并存,更多女性应提升对科技的好奇心,主动学习并拥抱AI技术,借助技术增强自身职业竞争力,或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谈及女性赋能实践,杨澜介绍了天下女人研究院的“梧桐成长模型”。“梧桐成长力模型” 是基于近十年实践,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顶尖团队,梳理天下女人研究院相关经验后提出的。

  “提出这一模型的背景有两点:一是中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度与领导力不断提升;二是科技快速迭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而非仅为获取学历或证书),是内在需求而非外在要求。”杨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杨澜提出,该模型以 “自我价值” 为根基,如同大树的根系,根基越稳固,树木越能长得高大、茂盛。其成长力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学习力、领导力和幸福力。

  据悉,学习力涵盖自我认知、自我管理、数字素养、表达沟通能力、抗挫力等,这些能力是职场与生活中的基础能力;领导力侧重管理与领导层面,包括战略制定、组织更新、品牌传播、市场营销、未来投资方向判断等。

  “幸福力这一概念是我2009年在《天下女人》节目中首次提出的,英文为‘happiness quotient’,是发现、感受、创造与分享幸福的综合能力。”杨澜对记者介绍,幸福力是可习得的,通过提升认知水平与掌握方法,能增强主体幸福感,具体包括悦纳自我、培育关系、寻找意义、积极情绪、全情投入等模块。

  总体来看,杨澜对记者强调,构建女性赋能的ESG生态需依托多维度、系统性的实践推进。具体而言,在政策层面,需进一步完善性别平等的就业支持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消除女性在职业准入、薪酬待遇、职业发展中的隐性壁垒;在企业层面,应主动搭建女性成长与晋升的通道,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企业治理与人才培养体系,例如设立女性领导力发展计划,让女性在组织中拥有更广阔的价值实现空间;在个体层面,需为女性提供“看得见、用得上”的成长工具与资源,帮助女性突破能力瓶颈、实现自我提升。

  企业需重视“女性高管比例”

  “在新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无需过度区分男性与女性的角色——除部分特殊工种或环节可能涉及性别适配问题外,大部分领域无需严格划分性别。”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瑞士再保险旗下的瑞再研究院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显示,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性别多样性都对保险/再保险公司的财务业绩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且高管或董事会中女性比例增加10%,其ROE绩效将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对此,管清友表示,从逻辑层面看,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机构运转,还是公共部门运行,不同性别角色的搭配都不可或缺——任何组织的发展都需符合人性需求,女性的贡献不仅是不可或缺,在诸多领域甚至超过男性。因此,金融机构、企业高管团队中强调性别搭配,公共部门党政群团组织领导班子中要求有女性成员,均是基于这一逻辑。

  对于企业ESG评级,当前多数企业尚未将‘女性高管比例’纳入重要议题,这是思想意识层面的短板。企业需重视这一问题,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治理体系,这不仅符合ESG 评级要求,更能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管清友表示,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关注女性消费需求无可厚非,但从社会议题角度,需全方位看待女性的经济价值。女性不仅是消费端的需求者,更是供给端的创造者。在科技领域,有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工程师;在社会服务领域,有优秀的女教师、医生、护士;在特定行业,女性甚至具备天然优势,例如婴幼儿产品领域的女性企业家,往往更懂用户需求。因此,需跳出“消费视角”,关注女性在各领域的创造价值。

  AI医疗需守护性别公平

  “短期看,AI 会对部分医疗女性从业者造成冲击,但中长期是重大利好。借助数据智能平台与AI工具,医疗行业会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医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例如95%的疾病已知后,需要更多人力去研发解决方案、提供患者服务,这会催生大量新的工作需求,就像工业革命虽淘汰部分岗位,却创造了更多新职业。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医渡科技作为医疗AI第一股,怎样看待这份文件带来的影响?

  “国家《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政府将在算力、应用场景、行业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多且全面的支持,这对我们AI 医疗企业而言,是重要的发展保障。”宫如璟表示,人类未来有两项将改变命运的科技革命:一是人工智能,二是核聚变。当前,尽管细分领域的AI智能体还不够完善,但已跨越起点、进入发展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4年5月FDA批准的800余项AI医疗软件设备中,671 项用于临床影像领域,但这些算法对女性、有色人种的诊断偏差较大。AI医疗研发中如何避免算法偏见,防止对女性健康数据的误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对此,宫如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要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在于 “数据覆盖与知识库支撑”。首先,AI研发需基于足够多目标数据,确保数据样本能覆盖不同性别、种族、年龄段的群体,避免因样本单一导致偏见;其次,需搭建完善的动态知识库,降低 AI “幻觉”(即错误生成信息)的概率,提升诊断准确度。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宫如璟对记者坦言,FDA批准的AI医疗软件数量在三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已是行业进步的体现。AI的优势在于24小时持续迭代,一旦发现数据偏见或准确率问题,只要完成场景闭环,就能快速优化。随着数据积累与技术迭代,算法偏见会逐步得到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港股上市公司,企业ESG信息披露要求日益严格,2026年将全面采用ISSB信披框架。宫如璟告诉记者,ESG不是企业的合规任务,而是与企业理念深度绑定的核心目标。ESG就是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亿,2035年将接近4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传统医疗的成本与效率已难以持续,AI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宫如璟对记者介绍,医渡科技的董事会50%是女性、员工更有55%为女性。未来布局的核心方向有两个:一是人员结构优化,依托女性员工占比高的优势,打造更具包容性的职场环境;二是上游采购升级,希望未来能与更多符合 ESG 标准的芯片企业合作,推动供应链全链路的绿色化——目前符合要求的芯片供应商仍较少,这也是我们未来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